志愿服務是展現一座城市文明風尚的新標志,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創建的生力軍。近三年來,在新余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志愿服務中心努力打造“新余有愛”志愿服務品牌,積極營造全社會尊重、支持、參與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形成了“政府引導、各方參與、服務多元、組織健全、活動規范”的志愿服務工作格局,基本實現了全市志愿服務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普及化、常態化。截至目前,全市實名注冊志愿者117764個,志愿者保有人數占全市常住人口總數10%,志愿服務組織729個,志愿服務項目5255個,志愿服務總時長2866248小時。
志愿服務是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的重要測評部分,市文明辦按照中央文明委《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把志愿服務活動擺在文明創建工作重要位置,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建立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廣泛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等各種志愿服務。
組織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創造良好人文環境。2014年8月,市志愿服務中心成立,全市志愿者從此有了一個家。組建了黨員、青年、老年、職工、紅十字會、巾幗、心理、法律、民間等類志愿服務組織。中心常態化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志愿服務團體開展活動,冬送溫暖、春送希望、夏送清涼、秋送服務,開展了“新余有愛·情暖萬家”“新余有愛·愛心送考”“新余有愛·文明出行”“新余有愛·你我同行”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打造“新余有愛”品牌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目前,新余市在58個社區設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成立了58個社區志愿服務隊,經常開展志愿活動,開展了文明禮儀、保健知識、急救知識、心理知識、創業輔導等專題講座,開展了環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活動等社區志愿服務,對轄區內的困難家庭、單親母親、留守兒童、孤殘群體等特殊群眾開展幫扶,得到了廣大居民的支持和好評。
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一是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宣傳。《新余日報》每周都有“新余有愛”志愿服務活動報道,不定期開辟專欄,對獲選的國家、省、市級優秀典型進行集中宣傳。市廣播電視臺經常報道志愿服務活動新聞、不定期制作專題節目,用身邊的凡人善舉提升公眾對志愿服務的心理認同度。二是積極發揮自媒體、新媒體作用。利用新余志愿服務網、新余新聞網、新余文明網等網站,及時報道志愿服務新聞,新余志愿服務網平均每月發布志愿活動新聞80篇以上,并同時發到微信公眾號上;“新余發布”“新余志愿服務”“上善渝水”及紅會、工會、團委、婦聯、志愿者的微博、微信,及時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吸引市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營造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氛圍。三是努力擴大公眾參考效應。精心制作志愿服務公益廣告,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以及戶外宣傳欄、燈箱廣告等多種媒介,在公園、廣場、社區、圍墻、公共場所等大量刊播志愿服務公益廣告,使志愿者成為人人熟知的“道德明星”,提升社會公眾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務文化理念。
開展評優表彰活動,激勵更多市民參與志愿服務。近幾年,市文明辦每年評選出一批優秀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優秀志愿服務社區、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讓廣大志愿者和志愿團體學有榜樣,做有目標,激勵更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務隊伍,關愛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創造更加優美的人文環境,提升自身文明素質,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盡力。
下一步,新余市志愿服務工作要在以下幾方面努力,著力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開展“創建文明城,大家一起來”志愿服務。以創建宣傳、黨建+文明創建、社區志愿服務、網格化幫扶、文明行為勸導、衛生保潔等為抓手,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和形式多樣的常態化志愿活動,使廣大干部群眾更廣泛、更自覺地參與到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來,推動新余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開展。
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常態化。全市所有社區(含農村社區)都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建立志愿服務臺賬。結合組織部門開展的“在職黨員回歸社區行動”,實行“1151”志愿服務模式,一名黨員聯系一戶貧困家庭、一名黨員帶五名文明創建志愿者、一名志愿者包一個衛生片區。各社區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進社區”為主題的志愿服務,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我為鄰居辦一件事”、“大手牽小手”、創平安社區、清潔環境、清除牛皮癬、鄰里守望、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務,提升社區的文明程度,提高群眾創建文明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在項目建設上助推志愿服務常態化。積極探索“多元合作”“雙向促進”“政府購買”“供需對接”等符合市情國情的志愿服務新模式,采取市場化、契約化方式,實現志愿服務項目化運作。新余志愿服務網要整合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資源信息,征集、精選志愿服務需求,公布志愿服務項目信息,可涉及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文明、鄰里守望、大型賽會、扶貧幫困、維護權益、環境保護、科技致富、創業輔導、應急救護、老年介護、心理援助、法律服務等方面,提供成千上萬個服務崗位。
開展“小手牽大手·共創文明城”志愿服務。在全市中小學生家庭開展“小手牽大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活動。結合實際,開展“文明小市民給家長的一封信”“我身邊的文明故事”“我畫家鄉新面貌”征文及繪畫比賽活動,優秀作品推薦到市屬媒體發表;倡導中小學生做小小文明監督員,組織學生和家長走上大街小巷,對亂扔、亂吐、亂貼、亂寫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對亂停亂放、不遵守交通規則和社會秩序的行為進行勸導。
精心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在營造濃厚社會氛圍上下功夫,運用新聞報道、公益廣告、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通過生動感人的文藝作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宣傳創建文明城市中開展志愿服務的成效;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評選、征集志愿者心得體會等活動,增進全社會對志愿服務的認知認同;在進學校、進社區上下功夫,把志愿服務精神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體現到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中,體現到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職業規范之中;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普及“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使志愿服務逐步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和生活方式,激發全民創建文明城市的內在動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