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至7月,江西中醫藥大學“文化贛鄱行”組織38支隊伍赴全省29個縣區開展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在贛鄱大地同上“有中醫藥味”的“大思政課”。
鑄魂:學思踐悟黨的創新理論
江中藥谷是全省首批“家門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之一,江西中醫藥大學師生從這里出發,開啟“牢記囑托強國有我 行走贛鄱感恩奮進——文化贛鄱行”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校黨委書記黃加文、黨委副書記章德林走進青年學子中間,與同學們共同參與這堂“大思政課”。
在中醫藥文化墻前回顧杏林厚重歷史,在液體制劑車間參觀中醫藥綠色智能制造流程,在藥食同源的片劑里品嘗經典名方……美麗的環境、豐富的產品、先進的技術讓同學們發出陣陣贊嘆?!斑@堂特殊的思政課,不僅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中醫藥的現代化,更讓我們堅定了中醫藥文化自信?!?/span>
該校思政課教師從中醫藥文化的地位、中醫藥獨特的治病功能、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講好中醫藥故事、青年中醫藥工作者的時代責任等方面與同學們交流互動。
固本:感受江西中醫藥文化深厚底蘊
江西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計算機學院“青春鄉音”暑期大思政社會實踐隊前往樟樹天齊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學習非遺文化——中藥炮制。隊員們感受“白芍飛上天”的神奇,向老藥工請教中藥炮制技藝,感悟“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蘊含的工匠精神。隊員們前往中國藥都中醫藥博物館,參觀“藥之源”“藥之都”“藥之靈”“藥之奇”“藥之光”展廳,感受江西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魅力。
臨床醫學院“青囊益站”暑期大思政實踐隊在九江市杏林文化遺址、廬康中藥谷等地開展文化贛鄱行實踐,探尋中醫藥文化根脈。在廬山杏林遺址園,隊員們駐足在董奉像前,聆聽“杏林春暖”典故,感悟“大醫精誠”文化內涵,堅定傳承杏林文化的信念。在廬山星子鎮三角垅村、華林鎮湯家港,隊員們實地調研以村衛生室為依托的“杏林驛站”,走訪基層醫生、當地村民以及廬山市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感受杏林文化在基層的蓬勃發展。
仁心:火熱實踐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
仁心濟世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針灸推拿學院“熱敏灸”暑期大思政社會實踐隊前往豐城市河洲街道,為社區居民提供血壓血糖檢測、耳穴壓豆、熱敏灸治療等健康服務,擦亮熱敏灸亮麗名片。臨床醫學院“青囊益站”暑期大思政實踐隊前往于都縣潭頭村,為當地居民義診,用熱敏灸為肩周炎患者驅寒,并開展中醫藥科普講座,宣講員從中藥“五味”入手,依次介紹了酸、苦、甘、辛、咸五類味道及其代表藥材,和村民共同領悟藥材背后蘊含的中醫智慧。
銅鼓縣大塅鎮古橋村是學校鄉村振興幫扶點。人文學院“心靈樂夢團”暑期大思政社會實踐隊來到當地中草藥種植基地,跟隨藥農學習黃精、茯苓等道地藥材的種植技術,參與除草、采收等勞作。通過田間課堂,實踐隊員將書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收集當地中醫藥特色療法,為開展中醫藥知識宣講積累了素材。
培元: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培育“杏林青苗”
在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中,江西中醫藥大學組織多支隊伍走進中小學開展中醫藥知識科普,引導中小學生成為“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杏林青苗”。
臨床醫學院“懸壺”樂愛暑期大思政社會實踐隊前往樂平市第六小學,將中醫藥文化知識、八段錦帶到小學生的課堂。臨床醫學院“杏林青禾”暑期大思政社會實踐隊來到進賢縣架橋鎮陽光驛站,用趣味動畫講解和實物藥材辨識激發孩子們對中醫藥的興趣。臨床醫學院“青囊益站”暑期大思政實踐隊來到于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中藥材手工制作活動,指導孩子們親手制作中藥材發夾、香包等物件,組織開展了中醫傳統功法教學,將健康養生的理念種在小學生心田。
此次江西中醫藥大學“文化贛鄱行”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線,讓青年學子在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感受江西中醫藥文化深厚底蘊中堅定文化自信,在投身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火熱實踐中增長才干,激勵江中醫學子在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踐行仁心仁術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