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江西外語外貿職業(yè)學院國際商務學院“果桑”社會實踐隊走進江西上饒弋陽縣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學子以追尋“可愛的中國”精神印記為主線,在弋陽這片紅色熱土上,用腳步丈量精神坐標,以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溯源漆工起點 感悟信仰力量
弋陽縣漆工鎮(zhèn)湖塘村是方志敏故鄉(xiāng),這片孕育96位革命烈士的紅土地,既是閩浙贛根據地的搖籃,更是“兩條半槍鬧革命”的起點。實踐隊循著方志敏革命足跡,探訪方志敏故居、方志敏文化廣場及漆工鎮(zhèn)暴動舊址等紅色地標,重溫農民武裝斗爭的崢嶸歲月,體悟方志敏“愛國、創(chuàng)造、清貧、奉獻”的精神內核。在方志敏堂侄追憶中,實踐隊聆聽烈士英勇事跡,感悟堅貞信仰的力量。
對話歷史坐標 賡續(xù)精神血脈
實踐隊與方志敏干部學院專職教師諸葛方林深入座談,深入了解方志敏的革命歷程與精神特質;在方志敏紀念館駐足沉思,從泛黃手稿中觸摸“我的一切直至生命都交給黨”的赤膽忠心,在疊山書院體悟民族英雄謝枋得的民族氣節(jié)與方志敏精神的時代意蘊。實踐隊將方志敏精神轉化為砥礪前行的行動指南,在贛鄱大地鐫刻強國有我的青春印記。
薪火筑夢童心 孕育信仰基石
為助力鄉(xiāng)村教育振興,實踐隊走進漆工鎮(zhèn)幼兒園開展愛心支教與普通話推廣行動。隊員們設計方志敏故事小課堂、紅色兒歌傳唱等特色課程,將方志敏精神融入互動式教學場景。同時,立足兒童認知特點,實踐隊通過紅色文創(chuàng)VR明信片等方式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用科技賦能紅色基因傳承。
實踐隊以知促行、以行踐知,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緊密結合,在紅色熱土上探尋方志敏精神的時代價值。將理論宣講與實際行動有機結合,持續(xù)深化紅色精神傳承,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注入青春動能。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fā)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