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陽光照心窩,感受幸福小快樂”……隨著這熟悉的旋律在贛州市經開區湖邊鎮梨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舞蹈室內響起,數十位村民正歡快地隨著節拍起舞。他們踏著有節奏的步伐,手臂隨著音樂輕盈擺動,今天的他們格外專注,因為迎來了期盼已久的舞蹈老師。
贛南師范大學的舞蹈教師馮驁然,作為江西省“文藝人才百千行”文明實踐活動中結對幫扶文藝人才之一,專程來到梨園村進行授課。“先左腳,再右腳,跟著節奏來”,馮老師專業且耐心的教學態度,以及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贏得了現場阿姨們的連連稱贊。
梨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張祖亮感慨道:“我們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缺場地,也不缺觀眾,唯獨缺乏專業的老師。文藝人才的匱乏一直是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面臨的一大難題。這次文藝人才結對幫扶的活動,真可謂是雪中送炭,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今年以來,江西省積極推進“文藝人才百千行”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活動,旨在引導各地組織動員崇德尚藝、甘于奉獻的文藝志愿者,深入基層、扎根群眾,結對子、種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不斷夯實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基礎。目前,已有上千名文藝人才活躍在江西的鄉村田野,用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滿腔熱忱,點亮了基層文化的璀璨之光。從舞蹈的曼妙身姿到攝影的精準捕捉,從山歌的悠揚回蕩到戲曲的婉轉吟唱,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活動在基層遍地開花,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推動了基層文化的自我創新與發展。
在宜春市袁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江西省作家協會志愿者為當地的文學愛好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精彩講座。他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向在場的聽眾細致傳授了既實用又高效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巧,同時滿懷激情地鼓勵大家廣泛涉獵經典文學作品,從那些字字珠璣的篇章中汲取創作的靈感與養分,以期不斷精進個人的文學造詣。
在南昌市安義縣黃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攝影協會資深攝影師親臨現場授課,他熱情洋溢地分享著自己的拍攝心得與技巧。基層群眾在攝影師的引領下,對攝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熱愛,為鄉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亮點。
在贛州市尋烏縣吉潭鎮吉潭村文明實踐站,文藝志愿者們將新編的尋烏山歌《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傳授給村民們。他們不僅引導村民們感受音樂的魅力,還深入解讀歌詞含義,讓村民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增強了對國家安全法的認識與理解。
在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官場村文明實踐站,黃梅戲專家詳細介紹了黃梅戲的歷史淵源、藝術特點及表演形式,并組織學員們進行簡單的排練。這一活動不僅點亮了農村文化生活,更為黃梅戲這一本土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開展“文藝人才百千行”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活動,是江西省深入實施“強基工程”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賦能提質”行動的核心環節。隨著活動的廣泛且深入進行,不僅為江西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文化動力,更展現了文藝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價值與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更多文藝人才的加入與參與,相信江西的鄉村文化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鄉村振興貢獻出更加磅礴的力量。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