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至吉安市永新縣煙閣鄉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各村街道上,倡導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宣傳欄、村規民約、提倡節儉節約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這些倡導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制度牌、宣傳展板構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營造了“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氛圍,制定的村規民約、婚喪喜慶事宜管理原則成了破解鄉村陋習治理難題的有力抓手。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煙閣鄉水尾村是最開始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工作三年專項行動的示范點,在深入了解村民意愿后,在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后,成立紅白理事會,成員都是村中有威望、熱心服務群眾的老黨員、老教師、退休干部、鄉賢等。怎樣讓紅白理事會在婚喪喜事中真正發揮作用?2018年永新縣啟動殯葬改革,龍新華作為該鄉紅白理事會理事長,從永新縣的一例殯葬改革成功實踐中探索出一套更加簡化節儉易操作的好方法并在全鄉及附近鄉鎮推廣。“大部分老百姓都同意對殯葬流程進行簡化,在喪事簡辦流程簡化上,關鍵在于咱們紅白理事會的引導。”龍新華的一番話說到了關鍵點。接下來,該鄉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五老”作用,用制度引導群眾主動轉變觀念,讓群眾從婚喪喜慶事沉重的精神和經濟枷鎖中解脫出來,不欠“人情債”,不受“面子罪”,改正不良思想和陳規陋習,樹立良好的文明新風。
以前,家中遇到結婚、祝壽、喬遷、喪葬等都會想大辦宴席,這對村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如今在村紅白理事會的引導下,村里講大排場、大操大辦的現象越來越少。提倡簡辦以來,我們的經濟負擔減輕了,大家也積極響應。”村民史某說。據當地統計,紅事新辦后開支節省了近8萬元,白事簡辦后開支節省了近4萬元。
“村里百姓掙錢不容易,老舊的觀念一定要轉變,移風易俗轉變了部分村民好攀比、愛面子的觀念,少花冤枉錢同樣能辦出特色、辦出新意,村規民約逐步成為‘規矩’,形成新風俗。”煙閣鄉組宣委員段非君說道。
2023年8月,龍新華被評江西省移風易俗“五個100”先進典型——弘揚新風“好理事長”稱號。如今,在龍新華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鄉里宣傳倡導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工作中來,他們用實際行動樹立革除陋習、弘揚新風的大旗,帶領村民們積極爭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引領者、宣傳者、監督者。
接下來,永新縣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繼續發揮好紅白理事會作用,打造好“6+1+N”文明實踐活動品牌,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引導群眾共同遏制陳規陋習、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共同培育新時代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推進永新縣移風易俗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