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各地志愿服務不搞“一陣風”,打好“持久戰”,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基本形式,不斷引領群眾文明守法、崇德向善。
養老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讓老人有一個快樂的晚年,撫州東鄉區楊橋殿鎮東村于今年年初建成了被稱為“幸福之家”的居家養老中心,照料全村56名70歲以上老人的“一日三餐”和休閑娛樂。
由于經費所限,村黨支部動員在村的30多名黨員輪流上陣,在最忙碌的用餐時段到食堂端飯傳菜、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志愿服務樹新風,早在“幸福之家”籌建階段,該村7名在外創業的黨員還一次性捐贈了8萬多元的現金和建材。
如今,周末和各種傳統節日,不少在城區務工的青年和中小學生會回村“小住”。黨員們便把他們請來,共同為“幸福之家”打掃衛生,組織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為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切實提高老年人軀體和心理健康水平,近日,龍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組織該院志愿者,在里仁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者們來到敬老院后,立馬就跟老人們嘮起家常,詳細地詢問老人們的健康狀況、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困難,認真傾聽他們的傾訴和需求,叮囑他們保重身體,保持好樂觀的心態。
該院醫師王傳新為老人們科普講解了老年人睡眠障礙的一些問題,解答了失眠的原因和防治方法。隨后,開展健康義診和體檢活動,為每一位老人量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等。
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把這項志愿服務活動持續開展下去,并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避免志愿服務“一陣風” , 要讓志愿服務成為“持久戰”。
近年來,南昌縣蓮塘鎮堅持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基本形式,打造集理論宣講、文化活動、科普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不斷引領全鎮居民文明守法、崇德向善。
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蓮塘鎮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人員配備,形成工作合力,構建上下貫通、供需對接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體系。廣泛吸納社會力量,發動退休干部、老黨員、道德模范等加入志愿者隊伍。
目前,全鎮共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隊1支、志愿分隊48支,成立了理論宣講、文明勸導等10類常備隊伍,招募了2000余名志愿者,不斷拓展候鳥老人等志愿服務項目,讓文明實踐活動更便捷、更鮮活。
樂安縣龔坊鎮爐下村以創評“紅旗黨支部”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文化鑄魂,以“和”文化賦能鄉村建設,厚植鄉風文明,讓文明鄉風吹進百姓心坎,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該村建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伍,通過黨員干部、能人鄉賢帶頭做示范,帶動群眾共同參與,打造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伍。
目前,全村共有24名黨員和56群眾志愿者加入到“政策宣傳”“和事佬”“夕陽紅”“紅領巾”“文明實踐勸導”“田間課堂”等6個志愿服務隊。先后組織開展了“送醫上門”“敬老宴”等10余項實踐活動,互幫互助、孝老愛幼已蔚然成風。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