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這是80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提出的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論斷和價值導向。可以說,直到今天,這篇《講話》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輝,是中國新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今年是《講話》發表80周年紀念日,今年的5月23日是第九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我省數以萬計的文藝工作者,在省文聯的組織倡議下,以實際行動來紀念“5.23”這個意義特殊的日子。與人民同行,到人民中去,“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贛鄱大地上璀璨綻放。
深情款款的合唱《到人民中去》、驚險連連的雜技《江南水鄉》、酷炫動感的街舞《最好舞臺》,還有婉轉歡快的嗩吶獨奏《百鳥朝鳳》,讓人笑得前俯后仰的本土脫口秀……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為剛剛復商復市的南昌市青云譜新經濟產業集聚區的廣大職工,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大餐。
“5月21日,我們把舞臺搭進了產業園區,為企業職工們送上文藝節目,給大家鼓鼓勁!”江西文藝志愿者協會秘書長曾宏說,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前夕,省文聯與青云譜區委宣傳部精心組織的這場“到人民中去——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省書協還專門組織書法名家為園區復商復市的企業、員工創作贈送了一批書法作品,表達了藝術家對建設者們的敬意。
延安文藝座談會提倡和鼓勵文藝工作者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在廣袤鄉村,文藝志愿者的腳步同樣沒有停歇。他們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把文藝的種子播撒在綠意蔥蘢的大地上。
5月21日,在贛劇發源地之一的玉山縣懷玉鄉錦溪村古戲臺,絲竹聲聲中,當地的民間藝術家為村民們奉獻了一臺精彩的戲曲演出,傳遞社會正能量和文化之美。玉山縣文聯主席李寅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召開文藝座談會、文藝下基層等系列活動,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傳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不斷創作出不負時代和人民的文藝作品。”
5月22日上午,一場名為“悅讀安福”的全民閱讀活動,在風景優美的安福縣楓田鎮車田村舉行。安福縣文聯聯合縣作家協會、圖書館、星火安福驛組織了一批文藝志愿者,走進小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全民閱讀推介、詩歌朗讀、文藝演出等活動,以實際行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安福縣文聯副主席簡小娟感慨:“為讓活動辦得出彩,文藝志愿者們擠出時間、加班加點、全心投入。當我在活動中看到群眾的眼里有光,臉上帶笑,我切實感受到文藝是一件凝心鑄魂的事情。我們作為文藝愛好者和志愿服務者,只有用心用情參與其中,用精神點燃精神,用情懷串起情懷,才會吸引更多的文藝志愿者到人民中去,才能讓文藝若春風化雨般走進群眾的心中。”
讓人欣慰的是,在大洋的彼岸,也有我省文藝志愿者的身影。
5月15日,在美國加州大學主辦的“舞臺與屏幕上的亞洲表演藝術” 演出中,江西青年歌唱家陳雅萍受邀參加公益演出,中國民歌登上世界舞臺,讓更多的音樂人與華人華僑欣賞到中國民歌的獨特魅力。陳雅萍是江西高校教師,同時也是南昌市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2021年9月獲國家公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學院從事一年訪問學者。陳雅萍說:“藝術沒有國界,在演出前后的幾天里,我收獲了太多的感動。參與此次演出的中國文藝工作者,努力踐行文化自覺,弘揚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感和愛國情懷。”
在城市的里弄社區,我省的文藝志愿者們同樣沒有缺席。
5月19日,南昌西湖區光明社區和東湖區廣場北路社區,迎來了省文聯機關黨委、省文志協、省書協、省攝協組織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為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活動舉辦了“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漫畫、攝影流動展示。書法家為疫情防控一線辛勤付出的社區志愿者創作了書法作品并贈送給他們,攝影家用鏡頭為社區居民記錄下幸福的笑臉,并指導社區制作“笑臉墻”,用微笑感染每一個居民,用笑臉曬出幸福生活。
此外,九江、萍鄉、景德鎮、撫州等地的街道社區,一場場文藝慰問演出、名家公益課堂、文化藝術展覽紛紛登場,把今年文藝志愿服務的氛圍營造得熱烈又生動。
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越告訴記者,自2019年我省啟動“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活動以來,文藝志愿者們響應號召,“自帶干糧”,深入人民、扎根生活。活動至今,全省各級文藝志愿者協會共組織了數萬人次的文藝志愿者、文藝工作者赴全省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進行了千余項服務,受眾20余萬人次,贏得了社會贊譽。特別是我省獨創的“‘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點單服務’”,更是把“美育進校園”“名家講堂”等文藝志愿服務項目,送到了群眾的家門口。
5月23日,江西省文藝界紀念《講話》發表80周年座談會在南昌舉行。與會人員認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涵養人民情懷,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