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余干聚焦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現實需求,把“親情連線”服務項目作為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的重要工作舉措,依托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親情連線”“綜合服務”“心理疏導”等有溫度、有熱度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并同實踐站已有的“童趣聲”“四點半課堂”“頤養之家”等服務項目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快樂驛站。
堅持實抓實干,搭建云上連心橋。“兒子,你看村里來了兩位好人師傅為村民辦實事,幫大家免費剪頭發,你爸剛剪完,你兒子也跟著沾光了……”余干縣瑞洪鎮前山村江博超奶奶通過視頻跟兒子聊家常。另一頭的江浩不由地豎起大拇指:“真好,我們村現在真是越來越好了。”
余干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學習強國”平臺、“四點半課堂”、頤養之家等功能室現有的小喇叭、廣播、電視、電腦等設備資源,371個農村文明實踐站全覆蓋融合建設“親情連線”工作室,把平臺建在群眾集聚區域,方便將“親情連線工作室”送到群眾家里面,實現群眾需求在哪里,平臺就建在哪里。
堅持用心用情,織密親情暖心網。“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在鷺鷥港鄉方家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為老壽星們準備了生日蛋糕并送上生日祝福。大家合著生日祝福歌曲的節拍,為老人們一起過生日,讓他們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這些年村里的發展變化大家都有目共睹,村里的敬老工作也暖心貼心,真的很開心!”老人舒白美深有感觸地說。
自“親情連線”工作室建立以來,該縣黨建文化法制宣傳員通過走訪摸排,建立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臺賬,開展“親情連線”綜合服務,為村里老人、兒童過集體生日,實實在在踐行黨史學習教育的“辦實事、解民憂”,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合力合為,畫好關愛同心圓。在實施“親情連線”行動過程中,余干不斷拓展延伸服務范圍和內容,針對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開展了視頻連線、矛盾調處、政策宣傳、志愿理發、學習輔導、健康義診、心理疏導等一系列有廣度有溫度的志愿服務。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截至2021年12月底,余干共掛牌“親情連線工作室”45個,開展視頻連線5200余次,受益群眾2萬余人,志愿理發550人,開展健康義診51次,開展心理輔導95次,進行反詐、防溺水、防疫宣傳3500余次,開展集體過生日48次,組織“我們的節日”主題文體活動1850余次。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