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誰來做”“做得怎么樣”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的三個難題,為破解這三個難題,江西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平臺”上創新地采用了關聯責任單位的方式,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上“保險”,確保了志愿服務有單可點、有人去做、做之有效。截至11月21日,江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平臺”入庫項目82138個,完成點派接評閉環675589個,好評率達99.9%。
新建區人民醫院醫護志愿者參與“義診送健康”活動
自主申報入庫項目,解決“做什么”難題
10月29日,新建區長堎鎮馬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義診送健康”活動,活動邀請到了新建區人民醫院的醫護志愿者,現場為社區干部群眾普及急救常識,示范教學急救技能,受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據悉,新建區人民醫院是馬蘭社區的結對共建單位,該社區充分把握這一優勢資源,設計“點單”項目,并向省點單平臺申報入庫,使社區居民能夠通過點單平臺,在家門口就能精準便捷獲取到專業的醫療健康類服務。目前新建區各單位已自主申報入庫項目153個,居民“點單”100余場次,受益群眾3.5萬余人。
江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平臺”是由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打造的面向全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信息化平臺。為了破解“做什么”難題,實現項目菜單化、服務責任化、流程標準化目的,“點單平臺”提倡和鼓勵各級各單位根據自身特長,圍繞“8+N”(即: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生活、科學普及、法律服務、醫療健康、衛生環保、扶貧幫困、助學支教、好人故事會),自主策劃申報入庫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從“要我做什么”到“我想做什么”的轉變,推進志愿服務專業化、精準化、便利化、常態化、品牌化開展。
東鄉區馬圩鎮開展全鎮356戶困難群眾走訪慰問活動
項目關聯執行單位,解決“誰來做”難題
11月10日,東鄉區馬圩鎮開展全鎮356戶困難群眾走訪慰問活動,東鄉區充分利用點單平臺的聯系作用,根據實際需求派單給了社會組織,組織志愿者前往各活動預定地點,由于項目關聯了執行單位或組織,責任落實落細到了每位志愿者,當日即為全部困難群眾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迅速地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以往這項活動由于需要走訪慰問的困難群眾較多,平均一位困難戶需要至少兩位志愿者,因此調度的組織和志愿者也較多,活動時間要花費一周以上,并且溝通成本大,效果也不明顯。”撫州市東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社聯主席吳宇表示,“現在通過點單平臺就方便多了,動動手指就把單派下去了。從‘指尖’到‘身邊’,點單平臺構建了社會治理共同體新生態。”
為破解“誰來做”難題,實現志愿服務雙向選擇,有效減少有單不接、接單不為、為之敷衍的行為,點單平臺按照“誰申報、誰負責”的原則,入庫的每一個項目,申報單位直接轉為責任實施單位,選服務項目也等同選實施單位,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務項目質量和服務水平。在項目的詳情頁面,還設計了語音溝通功能,群眾在進行點單時需要先和實施單位進行電話溝通,組織在接單前也需要先和點單群眾進行電話溝通,互相確認或者選擇項目實施的可操作性,及具體內容、地點、時間等,雙向溝通選擇不僅大大提高了項目的接單率,也大大減少了點單的盲目性,同時也大大減輕了管理單位資源調度的難度。
評價衡量服務績效,解決“做得怎么樣”難題
“尚睦村點單迅速,組織成效好。本周評定10分。”11月11日,分宜縣湖澤鎮宣傳員嚴志強對尚睦村執行“森林防火宣傳”志愿服務項目的速度、成效給出了滿分評價。為壓緊壓實各村(社區)主體責任,湖澤鎮從10月份開始就把每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落實情況納入每周工作清單,依托點單平臺成果可視化功能,對項目執行單位進行綜合點評打分,強化效果導向,做到項目有人愿意點、活動有人愿意做、成效有人愿意傳。
每一場活動群眾都可以通過點單平臺的評價功能,對項目實施后的技能表現、服務態度、活動效果、安全防范四個方面進行打分,客觀、實時、準確地對志愿服務績效進行評價,從而在文明實踐中起到激勵、制約和導向作用,有效推動實施單位不斷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
“關聯責任單位”的創新舉措進一步推動了各志愿服務組織創新服務理念和形式,幫助解決群眾“門前事”,提高“供需”匹配度和百姓獲得感。截至目前,已實施項目共獲得了67萬余條有效評價,好評率達99.9%,有效實現了志愿服務和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也讓服務活動更有“溫度”。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