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風險,徐冬梅說:“作為醫護人員,我們責任在肩,只有做到了精準取樣,保證每項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才不負這身白衣。現在是非常時期,能為國家出份力就出份力,這樣的機會不是天天都有。”新余市人民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咽拭子采樣醫務志愿者:與隔離對象“負距離”接觸
中新網南昌2月26日電題:咽拭子采樣醫務志愿者:與隔離對象“負距離”接觸
作者王劍陳玉霞歐陽依力
檢測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是否感染,其中一項重要檢查便是咽拭子核酸檢測。看似簡單的咽拭子采樣,是疫區一線最為危險的操作之一。作為“采樣特別小分隊”的一員,徐冬梅需要與隔離對象“負距離”接觸,與新冠病毒正面交鋒。
作為“采樣特別小分隊”的一員,徐冬梅需要與隔離對象“負距離”接觸,與新冠病毒正面交鋒。新余市人民醫院供圖
主動請纓加入“采樣特別小分隊”
2月26日,全副武裝的徐冬梅提著采樣箱,來到江西省新余市一名曾與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正在執行居家隔離的市民家中,進行核酸檢測的采樣。
在徐冬梅的指導下,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盡量把嘴張大,頭向上揚起。徐冬梅將一根長長的棉簽平行插入被檢測女子的咽喉部,直到與鼻咽后壁接觸,輕輕旋轉,停留5秒吸附分泌物,再慢慢移出拭子,并迅速將樣本放入采樣管中、蓋好……
本月初,徐冬梅主動請纓參與核酸檢測的采樣工作以來,這樣的過程她已經重復了上百次。
徐冬梅是新余市定點救治醫院——新余市人民醫院疼痛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大年初三開始,她穿上防護服到發熱門診接診,常常一個班需要面對近四十名發熱患者,長達六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
2月26日,全副武裝的徐冬梅提著采樣箱,來到江西省新余市一名曾與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正在執行居家隔離的市民家中,進行核酸檢測的采樣。新余市人民醫院供圖
由于疫情的發展,新余市開展流行病調查工作,需要醫務志愿者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采樣。
得知這一消息,徐冬梅和同院的腫瘤四病區負責人楊靈、消化內科黃菊萍副主任醫師、神經內科何琪副主任醫師等四人主動請纓,成立由楊靈擔任組長的“采樣特別小分隊”。
經過咽試子采樣學習培訓后,當晚,徐冬梅便從家里帶上換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把兩個兒子托給家人照看,來到指定酒店居住。
“患者一咳嗽,醫生抖三抖。”
“患者一咳嗽,醫生抖三抖。一個張嘴的動作,可能產生攜帶病毒的飛沫。特別是當喉嚨里出現異物,很多被檢測對象會忍不住干嘔、咳嗽甚至打噴嚏,這樣就更危險了。”徐冬梅說,每采集一份標本,就要承擔一次被感染的風險。因此,每次取樣時,都會屏住呼吸,動作輕柔,盡量減少對被檢測對象的刺激。
相較于集中隔離點的工作,社區入戶采樣的難度要大很多。
“有的密切接觸者不愿意接受排查,一看到我們穿著防護服就特別排斥,不讓我們進屋。也有些小朋友哭鬧、不配合,一直往后躲。”遇到這種情況,徐冬梅和隊員們每每都耐心解釋,“被檢測對象安心了,大家也安心了。”
為了盡可能做好自我防護,“采樣特別小分隊”都必須穿好全封閉防護服,戴上護目鏡、N95口罩等,防護服常常一穿就是七、八個小時。
全副武裝之下,憋悶、缺氧最為常見,護目鏡很快就被水霧擋住視線,加上護目鏡的壓力,徐冬梅的臉上被壓出了水泡。“水泡破了感染風險更大,所以,我會在鼻子上貼一個減壓貼。”徐冬梅說。
“兒子說,要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由于長時間暴露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中,徐冬梅已經二十多天沒有回家,一直在指定酒店自我隔離。
“想兒子的時候就通過視頻電話,有時候電話打過來,我恰好穿著防護服在工作,等我忙完了再打過去,孩子們都睡著了。”說起家人,徐冬梅的眼神變得越發柔軟起來。
“這段時間,孩子們變得更懂事了。他們托我向市紅十字會捐款,每人捐了500元‘巨款’,這幾乎是他們所有的‘家當’,都是平時好不容易攢的壓歲錢、生日紅包、學習獎勵。兒子說,看到我這么辛苦,也希望能夠跟媽媽一樣,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面對風險,徐冬梅說:“作為醫護人員,我們責任在肩,只有做到了精準取樣,保證每項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才不負這身白衣。現在是非常時期,能為國家出份力就出份力,這樣的機會不是天天都有。”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