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咔嚓一聲輕響,定格了瑞昌市高豐鎮永興村朱必金老人的燦爛笑容。他站在一塊精心準備的天安門城樓背景板前,挺直腰板,平生第一次與心心念念的“北京”完成了合影。
這個質樸又真摯的瞬間,正是高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近日開展“定格歲月情,照亮京華夢”活動的動人寫照。活動走進轄區內永興村、長垅村,讓二十五位素未踏足首都的老人,終于圓了心中一個沉甸甸的夢想。
當熟悉的黃土地與天安門的紅墻金瓦在這小小的背景板前奇妙交融,這扇通往心愿的“門”,瞬間點燃了老人眼中沉寂的星火。鄉土的質樸和天安門的莊嚴交相輝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推開一扇明亮的窗。七十五歲的董全香撫摸著背景板上天安門的輪廓,眼中淚光閃爍:“在電視里看見過無數回,做夢都想去看看。這把年紀走不動了,哪想到真能‘去’天安門前站一站!像做夢似的!”
圓夢之旅細致鋪展于蜿蜒土路上。高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員懷揣熱忱,背著厚重的器材,踏遍永興、長垅兩村,細心為二十五位老人定格住生命珍貴的瞬間。考慮到老人身體狀況,實踐所特意安排靈活時間,在屋檐下、小院內、田間旁設起簡易“攝影棚”。工作人員悉心協助老人們整理儀容。在長垅村,孫典軍特地換上了一件珍藏多年、只有重要場合才穿的深灰色外套:“這照片是大事,得精神點兒!”八十四歲的老黨員孫師召,整理衣襟時緩緩掏出一枚黨徽,認真佩戴在胸前:“我今年黨齡55年了!我得好好照,讓北京瞧瞧……也給毛主席說說……”
快門開啟的瞬間,那些被生活刻下道道皺紋的臉龐上,綻放出如花般的絢爛笑容。每一個樸實的面容與身后雄偉的天安門同框,構成一幅幅穿越時空的特別風景。對著鏡頭,許多老人起初顯得拘謹,但當那聲“咔嚓”如號角般響起時,醞釀多時的情緒便噴薄涌出——那是夢想穿透歲月塵埃、終于成真的無上滿足。“這笑容比當年我家修新房子時還歡喜喲!”孫友周看著拍攝的相機鏡頭,滿眼含笑地感嘆道。當第一份照片打印裝框送到老人手里時,幸水蓮摸著紙面上清晰的圖像喃喃:“瞧瞧,這拍的,我瞧著比三十年前還俊幾分吶!”
這縷照進深山的溫暖光芒,生動映照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根之所在——真正俯身走進山坳深處,細致丈量尋常巷陌,最終聚焦于那些默默無言的期盼與渴望。高豐鎮的探索證明了:真正的人文關懷,是懂得在宏大藍圖里仔細尋找每個微小心愿,并賦予其扎實的土壤與溫柔的托舉。
天安門的光輝,通過這一方小小的背景板,深深嵌入了二十五位鄉土老人的生命相冊中。一紙輕薄的影像,瞬間便承載起如山厚的情感分量與時代記憶。快門按下不僅留住了笑容,更為鄉土人心底注入了無可替代的精神慰藉與力量——國家壯麗的象征如此可親可近,夢想從來未曾遠離!
當“咔嚓”聲停息,二十五道鄉野中的京華夢悄然具象為手中沉甸的影像;當長垅村那位戴好黨徽的老人,指尖輕撫照片上的天安門紅墻;當永興村的老奶奶反復摩挲照片笑嘆“比當年還俊”,背景板上的城樓正將一縷永不褪色的榮光,融進他們生命的紋理深處。
“天安門”以最樸素的方式開到了老人身邊,文明實踐的動人之處恰恰在于此——那些宏大符號不再懸浮于天際,而是成為人們可以真正擁抱的溫度。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