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西全省各級文明辦在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下,結合各地實際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部署要求,省文明辦積極動員和組織各地各單位在確保防疫工作要求落細落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守正創新持續做好精神文明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一是切實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各地各單位廣泛制作短視頻、H5作品、公益圖片、標語橫幅等宣傳作品,運用網絡媒體公益宣傳、戶外公益廣告、社區宣傳欄和村務政務公示欄等陣地資源,通過電子顯示屏、廣場大屏、樓宇電視、游走字幕、音響廣播、公告通告、手機短信等載體形式,采取多元化、分眾化且群眾樂于接受的傳播方式,大力宣傳疫情防控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安排,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全省廣大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導全省廣大群眾保持積極樂觀、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態,提高全省廣大群眾文明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增強全省廣大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抗擊疫情活動。各地各單位積極發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群眾性優勢,動員全省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特別是發揮各級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在抗擊疫情戰役中的帶頭作用,動員廣大群眾積極開展“大清掃、大消毒”愛國衛生運動,清理房前屋后、庭院走廊、公共廁所、背街小巷和公共場所等地垃圾,消滅衛生死角盲區,整治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干凈整潔的美麗家園。有幫扶共建任務的文明單位積極參與、支持幫扶村(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協助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宣傳,有條件的單位可配合、支持做好村(社區)衛生消毒、環境維護、困難解決等工作。
三是努力探索創新文明實踐活動方式。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依托“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融媒體平臺、江西廣電網絡新時代文明實踐電視平臺等,整合各類文化數字資源,加強線上線下互動,因時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切實發揮好精準服務群眾、教育組織群眾的作用,努力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線上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讓群眾在家免費獲取海量文化資源,豐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增強防護意識、科學參與防控。
四是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倡導移風易俗。各地各單位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教育引導黨員群眾更加注重發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協作互助的優良傳統,更加注重培育文明有禮、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更加注重強化遵守秩序、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更加注重倡導守望相助、共度時艱的人際關系,大力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打造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的社會環境。做好屬地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引導群眾做到少出門、不串門、不集會,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拒聚餐、吃熟食、禁野味,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從自身做起、從親友做起、從舉手之勞做起。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到紅事“停辦”、“白事”從簡,取消滿月宴、生日宴、定親宴、壽宴等宴席聚會活動,避免人員聚集。針對復工復產復學等階段要求,引導群眾做好科學防護,提升文明素養。
五是精心組織阻擊疫情志愿服務行動。各地各單位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泛動員和引導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伍,特別注重招募有醫學防護、心理咨詢、應急救援等專業技能的志愿者,切實發揮廣大志愿者在宣傳普及、排查治理、提供保障、專業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組織志愿者開展心理疏導和干預,面向群眾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播心理調適技巧,引導公眾理性面對疫情。關心關愛奮戰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基層干部,為他們及其家人提供貼心周到的志愿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解除后顧之憂。
六是積極選樹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典型。各地各單位把抗擊疫情斗爭作為培育民族精神、弘揚人間大愛的偉大實踐和生動教材,及時挖掘宣傳一線醫務人員、基層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特別是支援武漢、隨州涌現出的先進群體和先進人物,優先推薦為各級“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深入講述和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用真實故事鼓舞人、感動人、帶動人,展現全省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展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