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坐在家門口就能看大戲,表演的節目個個精彩,都是我們喜歡的,這樣的活動越多越好?!?2月10日,吉安泰和縣馬市鎮蜀口村村民陳茂云笑呵呵地告訴筆者。當日,在該村村委會前的古樟樹下,一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下鄉演出在這里熱鬧上演,《夫妻觀燈》《老倆口學黨章》《十八相送》《致富路上》等一個個節目讓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為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該縣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惠民活動,發動民間文藝志愿者、社會群眾藝術團體,走進鄉村組戶、企業車間、中小學校,把小品、戲曲、歌舞及非遺節目送到群眾家門口,為廣大群眾送去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大餐。
“群眾喜歡什么,文明實踐就配送什么。今天的節目都是根據群眾‘點單’精挑細選的。平時,群眾有需求,只要通過手機微信、撥打電話、或在活動現場即可‘點單’,把生產生活中的‘微需求’反饋給村文明實踐站,村站根據群眾需求及‘點單’情況,視情況‘配單、派單’,提供‘點對點’服務。如村站不能解決的,由鎮級隊伍‘接單’;鎮、村都不能解決的,由縣文明實踐中心安排一支或多支縣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完成,實現群眾需求‘清單’在哪里,文明實踐‘派單’就延伸到哪里。”蜀口村第一書記楊楊介紹。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的泰和,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創新推出“群眾‘點單’,中心(所、站)‘配單’,志愿者‘買單’,社會‘評單’”的文明實踐“四單”模式,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與百姓需求“無縫對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一名志愿者,能把自己創作的作品送到最基層,送進千家萬戶,感到很有意義。每當看到群眾的笑容,我們就特別開心。”該縣民間藝術團——金秋藝術團的演員高建中感慨道。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