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浪潮中,船灘鎮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始終秉持“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宗旨,不斷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內容,培育文明新風,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讓文明之花在群眾心間絢爛綻放。
理論宣講“潤心田”,勾勒思想燈塔。該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了12支由黨員干部、退休教師、鄉賢能人等組成的多元化宣講隊伍,他們用“方言土語”將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能領會的家常話。為更好地將理論宣講融入群眾生活,船灘鎮積極探索創新宣講形式,開展了“院壩會”“屋場夜話”等特色宣講活動累計50余場次,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宣講員結合身邊的發展變化,講述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政策給生活帶來的實惠。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村莊舊貌換新顏,到醫保政策為村民健康保駕護航,在一問一答、一來一往中,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群眾對國家政策理解更透徹,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真正實現了宣講與群眾的“零距離”,成為船灘鎮理論宣講的一張閃亮名片,有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落地生根。
志愿服務“解民憂”,暈染民生暖色。志愿服務,是遞到群眾手中實打實的“民生溫暖劑”。過去一年,該鎮精準錨定群眾需求,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服務活動,樁樁件件都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在“關愛孤寡老人”活動中,志愿者定期上門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檢查、陪伴聊天等貼心服務,累計服務老人54人次,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志愿服務隊采用“流動入村+上門服務”的模式,穿梭在17個行政村,累計開展20余場義診,為2000多位村民進行健康檢查,針對高血壓、關節炎等農村常見疾病,耐心給出預防和治療建議,把醫療服務穩穩送到群眾家門口。全年舉辦12場法律知識講座,提供免費法律咨詢200余次,幫助村民化解土地糾紛、鄰里矛盾20余起,用法律武器維護村民合法權益。這些實實在在的服務,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文明實踐帶來的溫暖與關懷。
文化傳承“展魅力”,勾勒文明風骨。每逢重要節慶,民俗文化表演便成為鎮上最熱鬧的盛事,極具地方特色國家非遺武寧打鼓歌在各村唱響,一年10余場演出,讓2000多人次沉浸于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同時,持續開展“優秀家訓進千家”行動,深入挖掘梅友支部創辦人傅庭俊“清直傳家”等優秀家訓,著力培育一批優秀家風家訓示范戶,目前已累計家訓掛牌500戶,逐步推進“樹家風、育新人”主題活動全鎮覆蓋。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每月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通過專題講座、入戶宣講等方式,圍繞“反對鋪張浪費、抵制高價彩禮、破除封建迷信”主題,結合典型案例分析、互動問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厚養薄葬、綠色祭掃等新風尚,提高村民對移風易俗的認知,積極營造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圍。如今,全鎮新辦紅白喜事簡辦率達80%,文明新風吹遍船灘鎮的每一處角落,浸潤著群眾的心田。
志愿為筆繪暖途,愛心作墨情長鋪。船灘鎮以實踐為靈動筆觸,飽蘸熱忱與智慧,精心勾勒、細細暈染,繪就了一幅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美麗畫卷。站在新的起點上,志愿服務還將延續,奉獻精神的火種繼續熊熊燃燒,文化傳承的脈絡持續延展,文明傳播的腳步穩步邁進,不斷凝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偉力,讓文明之光穿透歲月,點亮船灘鎮的每寸土地。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