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著力發掘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促進我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省文明辦組織了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定一類項目80個、二類項目200個。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部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類項目:友鄰有你 愛在宜家——宜家幫忙團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項目、“傳統戲曲進校園 送戲下鄉樂萬家”志愿服務項目。
友鄰有你 愛在宜家——宜家幫忙團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老伴站不起來了,想送他去醫院,抱不動,請大家幫個忙”,陳奶奶在志愿群里發出求助信息。看到消息后,黨員志愿者帶頭,大家迅速行動,很快就把老人送到了醫院……陳奶奶感謝道:“謝謝你們,你們雖不是親人,但卻勝似親人!”
為了拉近鄰里之間的距離,也為了社區居民能夠互幫互助,社區中的老黨員、老教師和熱心居民自發組成團隊,活躍在各個小區,大家在互相幫助中不斷增進友誼、融洽感情。2013年,吉安市吉州區永叔街道思源社區組織成立友鄰有你 愛在宜家——宜家幫忙團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項目,聚集260余名志愿者組成社會組織“宜家幫忙團”,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系列公益服務。該項目通過鄰里活動自己搞、矛盾糾紛自己調、身邊好人自己評等方式,建立和諧友善鄰里關系,共同建設美麗和諧社區。
該項目整合社區、物業資源,通過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志愿微信群等方式隨時收集市民群眾訴求,針對轄區內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建立親情聯系卡,常態化開展關愛、慰問等活動,為百姓解惑、解疑、解愁。同時,項目志愿者還常態化參與社區社會治理,每季度針對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召開居民說事會,讓居民的“呼聲”及時“傳上來”,把政府的“想法”及時“落下去”,動員鄰里參與小區改造提升、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宣傳、電梯加裝等工作,倡導社區大力營造守望相助、互助友善社會氛圍。
“宜家幫忙團”的團長趙自學介紹,“退休前,我是一名水電工人,現在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大家做點事情,感到十分開心。”該項目的志愿者們大多是有一技之長的律師、醫務人員、老師等,他們充分發揮能力特點,積極策劃活動方案,利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室外運動場所,積極開展“好家風好家訓”“紅色故事”宣講和“迎新春送春聯”“摒棄陋習文明祭掃”“端午愛心粽”“大手拉小手”暑期親子閱讀、“我和我的祖國·黨群一家親”文藝匯演、鄰里競技歡樂匯等各類文體活動500余場,為市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00余件,累計解決矛盾糾紛210余次。以實實在在的服務效果,在小區群眾中豎起了一面旗幟,不僅實現了志愿者各展所長、各盡其能的良好氛圍,還豐富了居民群眾的娛樂生活,讓居民群眾齊參與,鄰里感情更濃厚。
市民馮麗莉表示,一些難解的問題,大家一起商量著辦,如居民低保、廣場舞擾民等,都得到妥善處理。轄區內的留守老人、小孩、街坊鄰里間大家都是志愿者,有事搭把手,住在這里幸福指數很高。據統計,該項目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00余次,服務群眾11000余人次,志愿服務時長達9500余小時。紀錄片《我的社區我的家》在央視《走遍中國》欄目專題報道,思源社區獲評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在社區小區營造了“鄰里一家親,幸福一家人”的良好氛圍。
“傳統戲曲進校園 送戲下鄉樂萬家”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撫州市東鄉區戲劇曲藝家協會成立于2018年1月,現有會員96名,從2019年開始,東鄉區劇協一直堅持開展“傳統戲曲進校園 送戲下鄉樂萬家”志愿服務活動。
四年多的時間里,共開展的“戲曲進校園”演出達到了180余場,觀看的師生達到了5萬多人次。為進一步推進戲曲傳承工作,東鄉區劇協在東鄉六中設立了“戲曲進校園”傳承基地,組織專業指導教師進駐六中開展常態化教學工作。每周一到周四,充分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打造“戲曲特色四點半課堂”。
在這里,東鄉區劇協創辦了戲曲速成班和戲曲特色班。劇協主席曾輝華和副主席徐素萍兩位老師無論風吹雨打都堅持到校為孩子們上課。
每一堂課,他們都堅持言傳身教,認真指導,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絲不茍。曾老師已是花甲之年了,但他仍然堅持向孩子們親身示范側空翻、后空翻等高難度動作,讓師生們不免為他擔心,可曾老師總是笑笑對大家說“我一看到這些孩子們認真學戲的樣子,我就渾身是勁兒,再苦再累,我也高興。”
就是這樣一份使命和情懷,讓孩子們深深地愛上了中國戲曲。傳統文化的種子已在孩子們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在這里,他們真正做到了以點帶面,為全區中小學校做了示范,將傳統文化和素質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進而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和發展。東鄉區劇協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多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省、市、區各大電視臺和江西新聞等多家網絡媒體也對劇協的活動進行了報道。
除“戲曲進校園”外,劇協的“送戲下鄉”志愿服務活動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志愿者們“送戲下鄉”足跡遍布了全區的各個鄉鎮和社區。近幾年來,劇協開展了“送戲下鄉”各類戲曲主題活動。他們的活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節目豐富多彩,寓教于樂,所到之處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和稱贊。各項演出達到了200多場,觀眾人數達10多萬人次。
東鄉區劇協的志愿服務活動已常態化,志愿服務項目初見成效。“傳統戲曲進校園,送戲下鄉樂萬家”讓人民群眾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力量,獲得思想涵養和價值觀,進而帶動整個社會向善、向上、向美。
撫州是個有戲有夢的地方,中國戲曲,博大精深,燦爛輝煌。東鄉區劇協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做好戲曲傳承工作,讓更多的青少年愛上戲曲。只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一定能夠讓中華國粹、民族瑰寶代代相傳,開花結果。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