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大埠鄉初心廣場上歡歌笑語、人頭攢動,一場文明集市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趕集”。臺上,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文藝節目唱響主旋律;臺下,健康義診、普法宣傳等服務“攤點”前排起長隊。“在家門口看好戲,享受便民服務不花錢,這樣的活動接地氣、很貼心,必須點個贊!”村民劉龍福樂呵呵地說。
每到假期、每有節會,形式多樣的文明集市便在“客家搖籃”贛州輪番登場。逛文明集市,已成為贛州市民“朋友圈”的時尚日常。
“趕圩”是贛南客家人的文化傳統。近年來,贛州統籌整合資源,定期開辦文明集市,推動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坎、助力鄰里守望。文明集市以集市擺攤的形式集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聚焦群眾所思所需所盼,固定設置點單服務、生活服務、政策咨詢、醫療便民、文化惠民等“一站式”常態活動項目,靈活設置若干個性化項目,“小集市”匯聚“大文明”,“逛集日”變成“惠民日”,宣傳服務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打通。
為推動文明集市活動常態長效開展,贛州依托縱貫市縣鄉村的四級文明實踐陣地,充分調動文明實踐員、綜合志愿服務隊和返鄉大學生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讓文明集市活動走進全市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小區、廣場、公園、圩場;通過文明實踐“知曉卡”、微信群、朋友圈、村村響“大喇叭”等多種渠道,向群眾宣傳集市活動內容,營造開放、便利、熱情的集市氛圍。文明集市活動開展情況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考評內容,作為文明實踐差異化獎補的重要依據,活動效果接受群眾反饋,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依托江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平臺,贛州調動各行業優質資源,開展分眾化、個性化的集市活動,由“政府制單、群眾點單、系統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章貢區,72個社區掛點單位、近20支區直部門專業志愿服務隊,以及各駐片單位、公益團隊到文明集市為群眾集中提供現場服務,“全民志愿、全域志愿”蔚然成風。
贛州在文明集市活動中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改革工作,通過設置“巡市”問答環節、選樹宣傳先進典型、贈送文明實踐積分等方式,引導群眾廣泛參與文明實踐,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信豐縣“5·20文明集市”“不要彩禮要幸福”主題宣傳月專場活動中,好人宣講、先進典型頒獎、婚俗文化志愿服務等豐富活動,向群眾傳播抵制高價彩禮、倡導文明新風理念。
如今,文明集市活動已成為贛州宣傳理論政策的講臺、開展志愿服務的舞臺、倡導移風易俗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李玉蘭 王洋 通訊員 張惠婷)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