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豐縣中村鄉堅持發展特色種養業,大力推動“一村一品”精品化、規模化,通過向群眾提供“點單式”志愿服務,將文明實踐引入到群眾關心的產業發展中來,積極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瞄準群眾實際需求,因地制宜設計志愿服務項目。中村鄉著力推動毛竹、中藥材、高山茶葉等生態產業共同發展。該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充分發揮陣地作用,成立了由農技專家、養殖能手、種植大戶組成的農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近50人。農技志愿服務隊根據農戶實際發展需求設計“農技進家門”志愿服務項目,向全鄉群眾提供“點單式”志愿服務。
整合農技供需信息,精準服務實現“民呼我應”。該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每天將群眾的技術需求整理收集,及時對接農技志愿者,主動聯系群眾開展上門服務,志愿者仔細將上門服務的時間、服務內容進行記錄,對解決措施分類整理,以便能迅速“對癥下藥”,提高點單群眾的認可度。今年以來,農技志愿者已開展上門服務200余次。
扎實做好技能培訓,“授之以漁”形成文明風尚。該鄉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引領作用,聚焦樹新風,把服務群眾與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將技能培訓作為“授之以漁”的重要方式,先后開展了食用菌栽培、梨樹剪枝、茶葉采摘等農技知識培訓。通過農技志愿者手把手示范和現場答疑解惑,引導更多群眾打破“靠天吃飯”的慣性思維,主動學技能、求進步,培養出更多的“土專家”“田秀才”,不斷壯大農技志愿服務隊伍。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