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為抓手,通過深入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實施文明實踐指數評價管理等形式,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guī)陋習、推進移風易俗,推動鄉(xiāng)風民風更加淳樸、人居環(huán)境不斷改善、向上向善蔚然成風,文明新風滋潤著百姓心田。
用好陣地——深化文明實踐
“以往我覺得彩禮很重要,現在我認為子女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共同抵制陳規(guī)陋習。”近日,站塘鄉(xiāng)南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聽了駐村第一書記劉云鵬的宣講,村民肖光林的觀念發(fā)生了轉變。
這是會昌縣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大力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活動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發(fā)動干部群眾,組建“草根”宣講團,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讓宣講更接地氣、深入人心。去年以來,該縣依托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個文明實踐所、275個文明實踐站,開展抵制高價彩禮等移風易俗主題宣講活動700多場。
指數引領——“兌”出文明鄉(xiāng)風
“參與環(huán)境整治和其他志愿服務活動,就能獲得文明實踐積分。你看,我用積分兌換了商品。”日前,在永隆鄉(xiāng)“會昌獨好”標準店里,村民劉五嬌滿臉欣喜。
近年來,該縣創(chuàng)新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指數管理辦法,建設“獨好通”數字會昌平臺,深化文明實踐場景運用,以戶為單位建立“會農碼”,實行“六級五星”晉級管理,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指數正面和負面評分標準,將傳統(tǒng)文化、家風家教、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等納入積分范圍,讓鄉(xiāng)村文明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可量化的具體指標。
以貢獻換積分、以榮譽換積分,以積分兌商品、以積分顯價值。目前,該縣已有15.7萬戶家庭、47萬人參與此項文明實踐活動。
榜樣帶動——培育向善力量
“真暖心!這四名小學生就是‘活雷鋒’。”“點贊!他們的行動向全社會傳遞著向上向善的力量。”連日來,會昌縣四名小學生合力幫助一名2歲走失男童平安回家的故事贏得廣泛贊譽。
身邊榜樣是鮮活的正能量、看得見的價值觀。近年來,會昌縣通過評先評優(yōu)等激勵方式,充分發(fā)揮“會昌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榜樣帶動作用,讓先進典型帶動身邊群眾,引導群眾弘揚傳統(tǒng)美德、引領文明新風。
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崇德向善蔚然成風。近年來,會昌縣涌現出一大批溫暖人心、催人奮進的榜樣人物。截至目前,該縣累計評選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全國典型11名,全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4個,江西好人16名、贛州好人56名。(劉兆春 歐陽清 全媒體記者 焦俊杰)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fā)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