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西萍鄉安源區高坑鎮王家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一群小學生唱起了《孤“泳”者》,這是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防溺水知識教育活動。暑假期間,來自省內各大高校大學生組成支教團,他們通過開展科普宣講、普通話推廣等系列活動,為鄉村振興強基塑魂,在奉獻中煥發當代學子的絢麗光彩。
大學生支教隊員為學生們講解防溺水知識(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課堂上,陳輝煌老師以獨特生動的語言講述魯迅先生的文章和故事,讓學生們學習到了魯迅先生的文學知識,深受學生喜愛。20歲的陳輝煌老師是一個“魯迅迷”,他是一名江西理工大學大一的學生,在他精心編排的課程下,王家源村很多學生成了“小魯迅迷”,每次他的課堂總是座無虛席。
陳輝煌為學生們講解魯迅先生的文學知識(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初次來到王家源村,第一印象是翻山越嶺,比較偏僻,我自身也是來自農村,對于來農村支教能為改善農村教育貢獻一份綿薄之力,既有親切感又有興奮感。”談到第一次來王家源村的感受,陳輝煌說道。
課堂上,學生們認真聽講(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們通過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結合王家源村實際,為38名農村留守學生開設了特色課程,分類編寫了德育、文體、美術、實驗操作等科學新穎的教材,用于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大學生們因材施教,課堂現場出題(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大學生們還開展了文藝表演、趣味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減輕課業壓力的同時,為孩子們提供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的機會。
下課時,學生和老師在棋盤上對弈,兵來卒往、炮飛馬跳,眼神中泛著神采奕奕的光芒。學生黃欣鈺說:“這些哥哥姐姐都和藹可親,對我們非常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趣的特色課程,既開拓了我的思維,也讓我在學習中更加快樂,我很喜歡他們!”
學生們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記者了解到,畢業于贛南師范學院的張柳在家人的支持下經常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在大學時,她參加了支教活動,開始深入接觸公益的那時起,她就堅定了未來投身公益領域的決心。“這段經歷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公益議題,還有機會讓我能夠和圈內一些資深專家及從業者進行深入交流,也讓我對公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人生的前行道路指引了方向。”張柳說道。
郭澳鑫老師開展趣味體育課(央廣網發 肖羽茜 攝)
“在陪伴這些弟弟、妹妹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在學習和成長。看到他們獲取新知識時高興的樣子,我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暑期支教對我來說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讓我的暑期生活更精彩、更有意義。”郭澳鑫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