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春市已建立了縣級文明實踐中心13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18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2680個,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高標準全覆蓋。
活動開展接地氣
“挺胸,抬頭,收腹,目視前方,面帶微笑。”5月1日,靖安縣高湖鎮西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響起了動感的音樂,西頭村“小超模”正邁著自信的步伐進行表演。
為迎接節日的到來,西頭村志愿者策劃開展了一場環保時裝秀活動,演出前,志愿者和“留守兒童”們一起用快遞盒、舊布袋、廢報紙等環保制品制作的各具特色的走秀服裝,既給留守兒童們樹立了環保意識,還讓留守兒童們展示出自信、陽光之美,讓他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五一”。
像“留守兒童T臺秀”這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在宜春各地還有很多。五一期間,宜春市依托這塊陣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83場次,讓群眾的假期生活因文明實踐更為充實、更有意義。
陣地建設高標準
漫步在袁州區水江鎮小洞村干凈整潔的村道上,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紅白理事會章程等圖案文字吸引著人們駐足觀看。這些獨具特色的孝善文化,不禁讓人眼前一亮。“每天吃完飯,我都會領著孫子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前的孝道文化廣場上轉一轉,給他講講‘麻衣廟’和小洞紅色故事,這些精神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小洞村村民何文說道。
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然成為袁州區小洞村傳承弘揚孝善文化的主要載體。作為全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宜春市袁州區著力打造“好人故事匯”“文藝零距離”“文明實踐+法治建設”“公益教”等特色文明實踐品牌,傳承“孝善”基因,播種“孝善”種子,培育文明鄉風。
宜豐縣芳溪鎮廟前村巧打“紅色廟前”品牌,建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通過積極收集紅色資源相關資料,提煉紅色主題,修繕建成“紅史館”“績效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知青食堂”4個紅色精品展館,搭建“竹林黨課微講堂”“紅歌廣場”等紅色教育宣教平臺,同時,突出打造“休閑慢漂”“軍事主題樂園”等休閑娛樂項目,讓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都能在“紅色廟前”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形成了“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便民活動圈”。
作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宜豐縣充分發揮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用足用活紅色資源,推動紅色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相融合,讓紅色因子成為文明實踐的品牌和底色。
萬載縣依托國家4A級景區—萬載古城,著力打造一中心多站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通過開展送戲、送文化送電影進景區等系列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文化大餐”和“志愿服務紅利”。
在萬載古城“喝茶看戲”文明實踐站,由當地文藝志愿者組織的花燈戲進古城演出活動,讓當地群眾和外來游客在品嘗大碗茶的同時,還可以品味萬載花燈戲的千年韻味;在古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免費觀看焰火表演、露天公益電影、“百姓大舞臺大家一起來”群眾文化展示展演活動等,讓老百姓能夠時時刻刻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在游覽古城的過程中體味幸福生活的味道。
為進一步夯實高標準建設基礎,宜春市印發了《宜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操作手冊》,對場所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項目打造、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確的標準和更為細化的操作指南,通過系統調度、實地督查、每周通報等形式對縣市區的陣地建設實行動態監督,截至4月30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實現高標準全覆蓋。
下一步,宜春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高標準全覆蓋的基礎上,將著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向縱深開展,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打造文明實踐新高地,為建設“文明幸福宜春”不斷升溫加碼。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