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義縣龍津鎮秉持“理論同心、文化育心、關愛暖心、惠民連心、服務潤心”理念,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繪就出一幅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新畫卷”。
理論同心,筑牢思想陣地。“四保一創重點就是保暢通、保整潔、保亮燈、保穩定、創春節氛圍……”1月底,該鎮志愿者在村、社區開展宣講活動,引導村(居)民積極投身“扮亮整座城溫暖迎新春”等行動,為創建干凈、明亮的環境貢獻力量。
2021年,龍津鎮聘請退休老干部、理論名嘴、在職黨員等組建宣傳志愿隊,大力開展學理論、興鄉村、講文明、習禮儀宣講活動20余次,及時傳達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
惠民連心。“除了捆綁、毆打等身體暴力,謾罵、侮辱、冷暴力等精神暴力也屬家庭暴力。”去年12月4日,東門社區志愿者小分隊聯合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律師事務所年輕志愿者,開展“送法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幫助廣大村(居)民增強守法維權意識。
這只是該鎮系列民生活動之一。2021年,龍津鎮以民生實事為抓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疫苗接種摸排、矛盾化解、防溺水、文明交通整治等行動,解決群眾實際需求,把為民辦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
文化育心。體育設施擺到家門口、精彩的文藝活動演到庭院里……龍津鎮各村(社區)持續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帶領群眾過上充滿樂趣、精神富足的新生活。
為提升文化內涵和特色,陽湖村、碼頭村等打造深藏民族記憶的村史館,各式各樣的農具、老物件向人們述說著鄉愁,幾十平方米的村史館向人們展示著村史沿革、村規民約、民俗風情、鄉賢名人、發展成就等內容,講述著村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關愛暖心。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龍津鎮在傳統佳節該鎮開展“我們的節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送溫暖獻愛心,宣傳普及節日習俗,營造喜慶溫暖、安定祥和的節日氛圍。春節期間,該鎮為村(居)民送春聯、掛燈籠、辦聯歡;元宵佳節,組織群眾包湯圓、吃湯圓、猜燈謎、講解元宵節的由來;端午節,為困境兒童、獨居老人包粽子;“七一”期間,村(居)干部一一上門開展對老黨員和老干部的慰問活動;中秋期間,將承載著滿滿關懷的月餅送到留守兒童和老年人手中,并與他們促膝長談……
針對轄區內村(居)民的觀影需求,在陽湖村打造紅色影院,定期播放紅色影片,豐富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東門社區開設頤養愛心餐廳,為東門社區、陽湖村20多位老年人配餐、送餐,幫助解決日常用餐難問題。
服務潤心。龍津鎮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模式,讓志愿服務不斷滋潤百姓心田。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服務事項,打造了關愛老年人“情暖夕陽”志愿服務品牌。面向轄區老年人提供愛心助餐、日間照料、一對一志愿服務、文化娛樂等活動,讓轄區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聚焦“雙減”政策落實后,“中小學生放學后、周末去哪兒?”這個社會熱點問題,打造了關愛未成年人“托起明天的太陽——四點半快樂課堂”志愿服務品牌,組織志愿者推出美術、書畫、手工等多項課后興趣項目,豐富轄區青少年“雙減”政策后的課余生活。除此之外,該鎮還為村(居)民長期開展義診、義剪、扶危濟困、醫療保健知識講解等活動,讓村(居)民沐浴著政府和社會的溫暖與關愛,提升其幸福指數。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