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退休了,但在這里,我能發揮余熱,是我退休后的另外一個舞臺。”近日,剛剛給群眾宣講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廖先明動情地說。廖先明是贛縣區韓坊鎮梅街小學的退休教師。2019年,韓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建立,廖先明積極參與,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參與文明實踐平臺的各項活動。憑借有文化、能寫一手好字,廖先明在文明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中脫穎而出,他也樂在其中,退休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建立以來,韓坊鎮充分對接部門、落實政策,建好文明實踐站(所),發掘鎮村有才華且熱情較高的“五老”人員作用,組織鼓勵退休教師、老黨員、退役軍人等積極投身志愿事業,為他們提供發揮余熱的小小舞臺,群眾也因此享受著各種文化大餐。
“我在這里聽了很多堂課,很多新政策都是在這里聽到的。”家住易地搬遷點灣里新村的賴久亮高興地說。
賴久亮說到的地方就是韓坊鎮文明實踐所,位于韓坊鎮易地搬遷點內。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從各村搬到這里居住的脫貧戶152戶651人。為豐富住家戶的精神文化生活,韓坊鎮主動作為,多方籌措資金,第一時間建設了韓坊鎮文明實踐所。“這里有政府組織的政策宣講,群眾自發開展的文藝演出,志愿者隊伍開展的志愿活動,住家戶及附近老人、小孩可以在這里下象棋、聽講座、聽宣講、閱讀等,幾乎周周都有一場活動在這里舉行。”家住附近的長演村脫貧戶陳金富介紹起了這里的活動。
韓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熱鬧景象,離不開老黨員黃若武引領的志愿者隊伍。黃若武是梅街村的老黨員,文明實踐所建成后,70多歲高齡的他熱情很高,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因表現積極,他被大家一致推薦為志愿者活動隊長。據黃若武介紹,今年以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韓坊鎮文明實踐所邀請“五老”人員在這里宣講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市、區黨代會精神等,面向群眾宣講黨史、講政策,已開展活動40多場。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鎮已全部完成文明實踐站(所)建設,組織50余名“五老”人員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平臺和志愿者活動,已開展各類活動200多場,受益群眾近萬人,很多“五老”人員在這里找到了生活樂趣,有了“大作為”。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