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蓬勃發展,傳統媒體受到巨大沖擊的情況下,如何發揮黨報黨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江西上饒信州區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通過遍布全區的文明實踐站收集到了群眾、特別是離退休人員想看報的民情,從中領悟出“報紙不是沒人看,而是放在了沒人看的地方。”
信州區創新方式方法,推動黨報黨刊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把報紙放到了群眾最多、最愿意去、最方便的地方,方便了廣大群眾更好地學習黨報黨刊。
把黨報黨刊送到群眾身邊去
自2019年9月以來,信州區堅持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建在哪里的原則,建成了1個文明實踐中心、10個文明實踐所和165個文明實踐站,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把“有書報”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十個有”建設標準中,并由專職黨建文化宣傳員及時更新報紙,方便群眾閱讀,受到熱烈歡迎。
畫眉站建在群眾密集的小區門口,社區居民一有時間就到站內讀書看報。小區居民宋大叔說,每天下午兩點,準時到畫眉站看當天的報紙已經成為了他的生活習慣。
圖書館文明實踐站把報紙放入館內期刊閱覽室,每天都有不少離退休老同志架著眼鏡端坐在閱讀區,認真看報紙,甚至還有在筆記本上隨手做摘錄的!沙溪鎮英塘站、茅家嶺街道興隆站、北門街道尊品站、東市街道實踐所、西市街道實踐所等等,每天到站內看報的群眾絡繹不絕。
把黨報黨刊放在群眾愿意去的地方
風景秀麗的信江河畔是市民特別是離退休的老同志健身唱歌、跳舞、下棋的聚集地,每天人流量達數萬人次。信州區在公園內選址建設“露天開放式”的濱江實踐站,設立無人閱報亭,實踐站的專職黨建文化宣傳員實時更新報紙,安裝閱讀燈,讓群眾隨時都能閱讀最新報紙。
據不完全統計,濱江站一天中大概有四個時段,也就是四撥人會固定去看報紙。常在這看報的老同志說:“我習慣了每天晚上來江邊散步,想要看看報紙,這里安裝了閱讀燈,燈光還是暖色調的,足夠清楚,還挺柔和,我們晚上都能在實踐站看報紙,大家都說社區服務人性化,很貼心!”
把黨報黨刊放在群眾方便閱讀的地方
西市街道天津街文明實踐網格驛站內設有三個修鞋攤,旁邊就是報刊架,群眾在等待修鞋的同時,順手就可以拿到報紙閱讀,經常是報紙都被翻破了。
上饒市第六小學校門口的文明實踐網格驛站內建有一個6平米的敞開式陽光房,擺放了方便路人休息的桌椅和報紙,家長們在等待孩子放學的時候,把進驛站看報當做最好消磨時間的方式。
上饒電廠小區的文明實踐網格驛站設置在小區門衛室內,保安執勤、居民等車、躲雨、收快遞時,都可以閱讀到當天的報紙,了解最新信息。
信州區改變思維,創新方法,解決了“有報紙沒人看,想看報沒報看”的難題。隨著報紙有人讀有人看,各地各部門征訂黨報黨刊的熱情高漲。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