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實踐>> 正文                              查看更多>>
國務院發(fā)布《志愿服務條例》
江西省文明實踐   2017-09-07 09:13:32  編輯:徐芳芳 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85號

《志愿服務條例》已經2017年6月7日國務院第17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李克強               

2017年8月22日      



志 愿 服 務 條 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鼓勵和規(guī)范志愿服務,發(fā)展志愿服務事業(y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的志愿服務以及與志愿服務有關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自愿、無償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務。

第三條 開展志愿服務,應當遵循自愿、無償、平等、誠信、合法的原則,不得違背社會公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不得危害國家安全。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志愿服務事業(y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合理安排志愿服務所需資金,促進廣覆蓋、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志愿服務。

第五條 國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建立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統籌規(guī)劃、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和經驗推廣。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志愿服務行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志愿服務行政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與志愿服務有關的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有關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應當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相應的志愿服務工作。


第二章 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


第六條 本條例所稱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時間、知識、技能、體力等從事志愿服務的自然人。

本條例所稱志愿服務組織,是指依法成立,以開展志愿服務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

第七條 志愿者可以將其身份信息、服務技能、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個人基本信息,通過國務院民政部門指定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自行注冊,也可以通過志愿服務組織進行注冊。

志愿者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

第八條 志愿服務組織可以采取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形式。志愿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九條 志愿服務組織可以依法成立行業(yè)組織,反映行業(yè)訴求,推動行業(yè)交流,促進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

第十條 在志愿服務組織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guī)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志愿服務組織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第三章 志愿服務活動


第十一條 志愿者可以參與志愿服務組織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也可以自行依法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第十二條 志愿服務組織可以招募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招募時,應當說明與志愿服務有關的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

第十三條 需要志愿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可以向志愿服務組織提出申請,并提供與志愿服務有關的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說明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志愿服務組織應當對有關信息進行核實,并及時予以答復。

第十四條 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對象可以根據需要簽訂協議,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約定志愿服務的內容、方式、時間、地點、工作條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十五條 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應當與志愿者的年齡、知識、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適應,不得要求志愿者提供超出其能力的志愿服務。

第十六條 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需要專門知識、技能的,應當對志愿者開展相關培訓。

開展專業(yè)志愿服務活動,應當執(zhí)行國家或者行業(yè)組織制定的標準和規(guī)程。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有職業(yè)資格要求的,志愿者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格。

第十七條 志愿服務組織應當為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必要條件,解決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維護志愿者的合法權益。

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可能發(fā)生人身危險的志愿服務活動前,應當為志愿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第十八條 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可以使用志愿服務標志。

第十九條 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應當如實記錄志愿者個人基本信息、志愿服務情況、培訓情況、表彰獎勵情況、評價情況等信息,按照統一的信息數據標準錄入國務院民政部門指定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志愿者需要志愿服務記錄證明的,志愿服務組織應當依據志愿服務記錄無償、如實出具。

記錄志愿服務信息和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的辦法,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制定。

第二十條 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對象應當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嚴;未經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開或者泄露其有關信息。

第二十一條 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應當尊重志愿服務對象人格尊嚴,不得侵害志愿服務對象個人隱私,不得向志愿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

第二十二條 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應當服從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訓。

志愿者應當按照約定提供志愿服務。志愿者因故不能按照約定提供志愿服務的,應當及時告知志愿服務組織或者志愿服務對象。

第二十三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成立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專業(yè)志愿服務活動,鼓勵和支持具備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志愿者提供專業(yè)志愿服務。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共服務機構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

第二十四條 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wèi)生事件等突發(fā)事件,需要迅速開展救助的,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協調機制,提供需求信息,引導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及時有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開展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志愿服務活動,應當接受有關人民政府設立的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協調。

第二十五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服務,不得以志愿服務名義進行營利性活動。

第二十六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發(fā)現志愿服務組織有違法行為,可以向民政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者志愿服務行業(yè)組織投訴、舉報。民政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者志愿服務行業(yè)組織接到投訴、舉報,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對無權處理的,應當告知投訴人、舉報人向有權處理的部門或者行業(yè)組織投訴、舉報。


第四章 促進措施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制定促進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和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為志愿服務提供指導和幫助。

第二十八條 國家鼓勵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其他組織為開展志愿服務提供場所和其他便利條件。

第二十九條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培養(yǎng)青少年的志愿服務意識和能力。

高等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可以將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實踐學分管理。

第三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可以依法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務運營管理,并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社會公開購買服務的項目目錄、服務標準、資金預算等相關情況。

第三十一條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于志愿服務的,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

第三十二條 對在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予以表彰、獎勵。

國家鼓勵企業(yè)和其他組織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公務員考錄、事業(yè)單位招聘可以將志愿服務情況納入考察內容。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鼓勵公共服務機構等對有良好志愿服務記錄的志愿者給予優(yōu)待。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統計和發(fā)布制度。

第三十五條 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宣傳活動,傳播志愿服務文化,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志愿服務組織泄露志愿者有關信息、侵害志愿服務對象個人隱私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限期停止活動并進行整改;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登記證書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七條 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向志愿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退還收取的報酬;情節(jié)嚴重的,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并處所收取報酬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志愿服務組織不依法記錄志愿服務信息或者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限期停止活動,并可以向社會和有關單位通報。

第三十九條 對以志愿服務名義進行營利性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由民政、工商等部門依法查處。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一)強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服務;

(二)未依法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

(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公益活動舉辦單位和公共服務機構開展公益活動,需要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的,可以與志愿服務組織合作,由志愿服務組織招募志愿者,也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自行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的,參照本條例關于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二條 志愿服務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可以開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活動。

城鄉(xiāng)社區(qū)、單位內部經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或者本單位同意成立的團體,可以在本社區(qū)、本單位內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第四十三條 境外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在境內開展志愿服務,應當遵守本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以及國家有關規(guī)定。

組織境內志愿者到境外開展志愿服務,在境內的有關事宜,適用本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以及國家有關規(guī)定;在境外開展志愿服務,應當遵守所在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法律。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相關新聞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fā)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關于我們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意見建議 | 贛公網安備 36010802000294號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 主管 | 江西日報社 主辦 | 舉報電話:0791-86847779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證號:1409348 贛ICP備08100009號-4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6120170003
出版許可:新出網證(贛)字0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B2-200700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3612008001
新聞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創(chuàng)建投稿:jx-wmb@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电影免费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久久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www.尤物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女人把私密部位张开让男人桶 |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天天色天天综合|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色人阁在线视频| 最新欧洲大片免费在线|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女人与拘做受AAAAA片|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俄罗斯极品美女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明星换脸高清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 幻女free性zozo交|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美女扒开胸露出奶乳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中文字幕黄色片| 狂野小农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