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過去的6·19洪災中,一支身著藍色制服的救援隊引人注目,這就是今年3月份正式成立的景德鎮藍天救援隊。在“七一”建黨節來臨前的6月30日,記者采訪了救援隊隊員徐玉光,他也是一位有著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
徐玉光是群星中學的副校長,也是一位熱愛戶外運動的人。他說,景德鎮藍天救援隊中黨員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八十,他們中間有醫生、警察、武警消防等公職人員,以及像他這樣的教師。雖然景德鎮藍天救援隊才成立幾個月,但是,救援的專業程度卻一點也不低,這支隊伍用了很長時間來籌建,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低保證救援的有效性。
據介紹,在這次抗洪搶險中,景德鎮藍天救援隊攜手九江、上饒、鷹潭等地區的9支藍天救援隊,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務,派出共計19車63人,攜帶了13艘橡皮艇、2架無人機、2套水下聲吶探測器、3套水上拋投器、20條水上拋繩、5套無線車載通訊中繼臺、2部衛星電話、6個醫療箱、2套急救氧氣瓶、4套急救擔架、20個救生圈及救生浮力馬甲等救援設備趕赴受災現場進行救援,從6月20日凌晨00時10分接到救援命令開始,到6月20日12時止,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藍天救援共轉移群眾1500余人,運送物資30余次。
景德鎮藍天救援隊雖然是一支民間救援組織,但是,他們也必須具備高度的紀律性,險情即是命令,從自愿參與救援行動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平時就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一旦穿上了這身藍衣服,就是藍天救援隊的人。”作為藍天救援搜救組隊員的徐玉光,哪里最需要他們,一個救援命令下達,他們就必須和隊友沖在最前面。
6月20日,藍天救援隊的隊員接到命令后,前往災情嚴重的王港鄉搶救被困群眾、運送救災物資。當隊員們趕到王港鄉的受災現場時,看到的是一片汪洋,公路早已經看不到影子,湍急的水流讓人心生畏懼,乘著沖鋒舟往前,一路上不時地看到露出水面的樹枝上爬著蛇,經過這些樹枝的時候,大家不免心慌,擔心樹上的蛇掉進沖鋒舟。
晚上9點,景德鎮藍天救援隊的救援工作接近尾聲,忙碌了一整天的徐玉光和隊友在撤退前來到山水瑞園做最后一次排查,看看還有沒有被困的市民。在現場,他們又發現了有兩戶人家急需轉移,但是,小區的單元門早已經被兩三米深的積水圍住,根本無法從一樓的單元門進入樓道。冒著落水的危險,徐玉光和隊友齊心協力,接出了被圍困的市民,最終把他們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一陣忙碌之后,大家回到家時已經是次日凌晨。
作為一名老黨員,徐玉光說,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他和隊友加入藍天救援隊參與救援,或許有些英雄情結,但是,他們知道,藍天救援更需要的是一份社會責任感和一份公益之心,否則,無法做好這份無私奉獻的公益事業。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