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會注意到,近兩年來,在城北小學和萍師附小的校門口,總能看到一支身穿藍馬甲、頭戴小紅帽、胸前掛著口哨的志愿者隊伍,他們頂著刺骨寒風和炎炎烈日,指揮交通護送學生過馬路。從2014年2月份起,陽光志愿者協會自發組成了一支護送隊,主要任務是在每天早、中、晚的上學和放學時間段,安排志愿者維持校門口秩序、保護孩子們上下學的安全。如今,志愿者護學已經成為了兩所學校校門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月12日下午3時20分,在城北小學的校門口聚集了許多家長。隨著一陣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陸續走出校園,此時陽光志愿者協會的4名志愿者已經守候在斑馬線的兩端,與交警陳振宏一起,維持校門口的交通秩序。由于該路段人流和車流非常多,為了讓家長和孩子們有序安全過馬路,志愿者手牽手臨時搭建起一個“欄桿”,待交警示意車輛停下后,志愿者再松開手讓他們通過。短短幾分鐘,這個路口車輛亂鳴喇叭的現象基本沒有了,學生們原有的三三兩兩亂穿馬路的現象也一下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中、有序通過。就這樣,從下午3時20分到下午4時20分,直至護送完最后一名孩子過馬路,志愿者們才放心地回家。像這樣的堅守,陽光志愿者協會已經有130多名志愿者參與進來。
“參與協會‘牽手童行’這項活動,我覺得挺有意義,如今家長和孩子們都非常配合,聽從志愿者的指揮,來往的車輛看到身穿藍色馬甲的志愿者,也都會自覺地放慢車速,在無形當中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共同為孩子的出行盡份責。”在氣溫低至5攝氏度的室外,志愿者葉羅牽著學生們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護送他們過馬路。去年4月份,葉羅加入到了“牽手童行”的志愿者隊伍中,基本上在這個路口,早、中、晚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對于他的這份善舉,家長們都豎起了大拇指。葉羅笑著說:“工作比較自由,業余時間比較充足,就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這支護送隊,每天看著孩子們平平安安上學、回家,挺開心的。”
陽光志愿者協會會長寧偉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城區道路擁堵問題及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問題十分突出。作為一個公益組織,理應為社會出份力,當時考慮到城北小學地處繁華路段,上下學高峰期車流非常多,孩子們過馬路不安全,就萌發了開展護送學生過馬路的志愿服務活動這一想法,2014年2月在城北小學啟動“牽手童行”活動,2015年3月又把活動延伸至萍師附小。
隨著時間的推移,此項公益活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關注。志愿者彭磊每天早上7點不到,騎著摩托車從萬龍灣附近趕到萍師附小護送孩子們上學。他笑著說:“真的不圖什么,就圖一份心安。雖然有的時候有些家長和司機說話語氣比較沖,不按指揮行走,但我相信只要時間一長,他們一定會養成良好的文明交通行為。”老實憨厚的彭磊作為一名志愿者,一直在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奉獻一份愛心,周邊的朋友曾問他:“做志愿者每月掙了不少錢吧?護送孩子過馬路,一天至少有100元的勞務費吧?”每每聽到這樣的問題,彭磊總是一笑而過。 對于志愿者這份執著的堅守,時間一長,不少家長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有的和志愿者成為了好朋友,有的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隊伍里。年近六旬的楊建萍,孫女在萍師附小讀二年級,寒來暑往在校門口總能見到志愿者的身影,深受感動的她也加入到“牽手童行”活動中來,讓孩子們平安上下學,并希望帶動更多家長加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中,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下午4時30分,天色漸漸暗下來,志愿者把馬甲、帽子和雨衣收拾好,放在了城北小學的保安室,一天的任務又圓滿完成了。葉羅說他們會將這種“守護”一直持續下去,讓孩子們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