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領域,我們當然反對僅僅懷著一種功利的的動機去參加志愿服務,但是提高志愿者的就業能力和增加其就業機會總的來說還是一件好事。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當已經實現了物質生活的需求、安全方面的保障后,人們就會朝著滿足感情、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努力。志愿活動就為人們滿足這些高級需求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那么,在發展中的中國,當大多數國民都在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終日奔波的時候,哪些人才有時間、精力和興趣來參加志愿服務呢?
“… … … …”
當然,最后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只是一種客觀的分析。如果有人單想著將志愿服務作為找到好工作的工具,那么他/她的目光是狹隘的,因為最終失去是更多更寶貴的東西。
除了高校的大學生,這些組織的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甚至世界各地。不可質疑,他們很多都是社會的精英而且事業有成。有的是律師、有的是企業經理、有的是離退休的老干部或者報社老編輯… …說實話,我很高興能成為他們當中一些人的朋友,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們優秀的品格,他們低調樸實的價值觀,他們的人生經驗,工作經驗… …”
事實正是如此。如果能參加一些優秀組織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們將很可能獲得同各界精英共事的機會。這樣,他們得到的絕不僅僅是有關社會就業需求方面的咨詢、也不僅僅是就業技能的提高,他們還積累了難得的社會關系。在如北京上海這樣人才濟濟的大都市,當你和競爭對手都一樣優秀的時候,“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也就凸現出來。某科技中心每年都有一項常規的志愿活動,而在每次活動中幾乎都有志愿者找到了令人羨慕的工作,這除了其本人能力之外,組織的推薦和有機會盡早接觸用人單位其實發揮了關鍵作用。
另外,除了去第一和第二部門的就業,許多志愿者通過志愿活動,在第三部門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積極投身于中國的公民社會建設當中。 下面是一個志愿者的觀察和感受: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其中的邏輯:真正成功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人品;第二是專業能力;第三是人脈關系。人品當然是第一位的。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地區,能夠同時增進這三個方面的提升。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