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東鄉縣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約6萬多人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達到3萬多人。作為全省首批“關愛留守兒童雙百萬新蕾工程”基地學校東鄉三中,創造性地開展留守兒童“代理父母”活動。這一管理留守兒童新模式全國聞名。
但很少有人知道,留守兒童“代理父母”活動與這樣一群人有關。他們不僅發起了留守兒童的“代理父母”活動,還倡導和帶動了10余家企業一起加入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助學行列。在這群人的影響和牽頭下,以東鄉一家企業為首,很多企業和單位加入,專門成立了“一品助學金”資助留守兒童。
這群人就是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官兵。
東鄉縣副縣長吳維權為縣公安消防大隊授牌“慈行善舉 大愛無疆”
一份留守兒童的特殊檔案
東鄉三中是全省首批“關愛留守兒童雙百新蕾工程”基地學校。在校生達3000余人,其中留守兒童的比重達到10%以上,在全縣各個學校留守兒童比重是最大的。
在東鄉三中宿管科給每位留守兒童建立的“管理檔案”中,記者看到,除了有每位留守兒童的姓名、年齡等信息,還有特殊的一欄“代理父母”。
老師告訴記者,每一份檔案背后,都有一個充滿愛的故事。
有一名叫溫馨的女孩,她的“代理父母”一欄顯示的是: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官兵。
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與東鄉三中是警民共建單位。一次,大隊官兵了解到,“這群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沿海城市務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溫暖,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境況令人擔憂。”
一次偶然的機會,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吳健峰了解到,東鄉三中正在思考如何關愛留守兒童時,這種想法與大隊官兵不謀而合。“我們可以當孩子的代理父母。”東鄉三中將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命名為留守兒童“代理父母”活動。
大隊詳細了解了東鄉三中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以及活動籌備情況后,從眾多的留守兒童中,挑選了溫馨、萬鑫聰和鄭珊峰3個學生,作為大隊官兵的長期幫扶對象。
今年14歲的溫馨是東鄉三中留守兒童“代理父母”活動的第一位受益學子。
溫馨來自東鄉縣黎圩鎮后石村,家境貧寒。從小父母就外出打工,由祖輩照看。后來溫馨父母離異各自組建了家庭,溫馨歸母親扶養,母親嫁人后又另生孩子,溫馨無人照料。
“溫馨變得整天沉默不語。”班主任陳志能老師回憶說,大隊官兵當了她的“代理父母”之后,主動承擔了溫馨的生活學習費用,每逢節假日、周末,大隊官兵把溫馨接到大隊和官兵一起學習、娛樂。“溫馨變得樂觀積極向上起來,現在品學兼優,去年年底還考出了全年級第8名的好成績。作為班長的她還主動照顧其他需要幫助的同學。”陳志能說。
一場永不“退出”的愛
吳健峰回憶說,大隊官兵幫扶溫馨的當天,是東鄉三中留守兒童“代理父母”活動啟動的日子。當天還出現了小插曲。
原來,就在吳健峰準備帶領大隊官兵去東鄉三中辦手續時候,東鄉縣工業園區的企業——撫州飛龍中燃天然氣有限公司(下稱“飛龍燃氣”)董事長林龔湊巧到大隊辦事,他一聽說此事,非常感動,他當即跟吳健峰一起來到了東鄉三中,表示要“認捐”其中的兩個小孩。
就這樣,大隊成了溫馨的“代理父母”,林龔成了萬鑫聰和鄭珊峰的“代理父母”,3名留守兒童獲得了每人5000元的助學資金。
吳健峰告訴記者,由于飛龍燃氣如今已經退出江西市場,在林龔回福建前,他把2名留守兒童委托給了福建房地產銷售商,委托朋友接過他的“愛心接力棒”。
吳健峰至今仍記得林龔離開江西前對他說的話:“企業退出,但愛永遠不會退出,給孩子們的錢,我會一直出下去。”
在吳健峰的辦公室,有一塊“東鄉縣消防大隊為東鄉三中留守兒童奉獻愛心”的牌匾,東鄉三中用“慈行善舉,大愛無疆”總結概括了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的愛心舉動。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愛的善舉需要更多人傳播和弘揚。”這是來自江西中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信德對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一直為留守兒童捐資助學行為的評價。
李信德告訴記者,在得知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給留守兒童當“代理父母”的行為之后,深受感動。他當起了兩名留守兒童的“代理父母”,并全額資助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費用。
“他們(消防官兵)就像一根火柴,點燃了我們助學的心。”李信德這樣形容消防官兵的行為。
一場讓愛“抱團”的慈善義賣
由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發起的這種愛一直在蔓延,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單位來加入東鄉三中留守兒童“代理父母”的行業。
2014年12月31日晚,在東鄉縣行政中心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義賣活動。為首是東鄉縣一品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下稱“一品裝飾公司”),參與愛心捐贈拍賣的企業和單位負責人,將字畫、雕塑等藝術品進行捐贈,再通過義賣進行競拍,上演了一場自賣自拍。
一品裝飾公司董事長朱鴻斌告訴記者,點燃他善舉的,是消防大隊的官兵。時值公司成立6周年,準備辦年會,在消防大隊的啟發下,他們籌辦了這場慈善義賣活動。
當天,東鄉遠成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正在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共建座談,當他們聽說晚上有慈善義賣活動,都表示想參加,讓大隊幫忙聯系主辦方,讓他們“插隊”。
當晚的慈善義賣會上,共籌集善款13萬多元,一品裝飾公司用這筆錢成立了“一品助學金”,11名留守兒童獲得了每年5000元的資助。
江西媽咪寶貝嬰兒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平說:“慈善貴在堅持,現在我們都在消防大隊的引領下,‘抱團做慈善’。”
一種長期堅持的善舉
“忠誠消防,品質東鄉,心系百姓,服務社會”是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的隊訓。“捐資助學,關愛留守兒童”是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的優良傳統。
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的中隊指導員程超告訴記者,大隊有一位已經退伍的戰士徐木林。
2000年7月,徐木林看到一則消息,一位叫劉美玉的兒童,年僅6歲,父親因車禍身亡,母親癱瘓在床。小美玉用一雙瘦弱的小手支撐起一個即將崩潰的家。
讀完后,徐木林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決心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劉美玉,他將自己微薄的幾十元工作津貼悄悄地從郵局匯了過去。
6年過去了,徐木林一直默默無聞地資助和鼓勵著劉美玉,而他自己平時卻舍不得花一分錢。戰友們都認為他很“小氣”,而他也一直未做任何解釋。
直到2006年10月,戰友們終于從一封穿梭于遼寧和東鄉兩地之間的信件中找到了答案,當戰友問他這是為了什么,他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為社會,為他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是我們每名當代軍人的責任。”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當代軍人的心聲。他的這一舉動在戰友們當中引起了很大的震撼。
程超告訴記者,在徐木林的影響下,大隊官兵都被他助人為樂的精神感染。從此,中隊好人好事也越來越多了。
一份默默耕耘的收獲
余秀芝是東鄉一中2012屆的一名高中畢業生,家庭條件十分差。余秀芝是東鄉縣孝崗鎮人,她是老大,弟弟和妹妹在讀初中。高三下學期,長期在外務工的母親患了重病,喪失勞動能力,父親患夜盲癥,不能正常工作。沉重的家庭負擔和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成績出現了巨大的波動。
在得知這個情況后,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全體官兵積極組織官兵捐款余秀芝,并且協調老師為她補習。
在消防官兵的關愛下,她以東鄉縣理科高考第一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英語專業錄取。時至今日,大隊官兵還在資助著她。
2012年8月1日,在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院子里舉行的“警民魚水情”聯歡晚會上,余秀芝向全體消防官兵表達了感激之情。
東鄉縣公安消防大隊對留守兒童的愛沒有終點。從一個消防隊,到部分企業,再到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場影響力極大的愛心接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