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 臨川區一名8歲女孩被騙到深圳賣花嘗盡苦頭
●近日在志愿者和警方幫助下 找到了失散20年的娘家人
20年前,年僅8歲的臨川姑娘周小琴被堂姑帶往深圳賣花被騙后從此與親人再未謀面;20年后,小琴在寶貝回家尋子網站登記了尋親信息,在志愿者和警方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失散20年的媽媽。
4月13日,記者前往撫州市臨川區云山鎮,聽小琴講述這段艱辛而又幸運的尋親故事。
撫州女孩小琴被人帶走后與家人失散20年,如今在各方協助下終尋到家人。圖為小琴與外婆擁抱。圖/記者舒曉燕
小琴和外婆見面摟在一起。
和親戚去深圳賣花 小女孩從此回不了家
周小琴的母親丁大仙對于女兒走失的經過記憶猶新。隔壁叔公家的女兒(小琴叫堂姑)在深圳做生意,1995年夏天,堂姑說帶8歲的周小琴去深圳賣花,每月給100元酬勞。堂姑又保證,只去一個月就帶回來。考慮到當時家庭困難小琴的父母最終同意了。
一個月過去了,小琴沒有回家。家人想著是自家親戚,也沒在意,當時丁大仙心想,春節時堂姑應該會帶女兒回來。可沒想到春節過去了小琴和堂姑還沒有回來。直到1996年5月,堂姑的大女兒上門才知小琴在深圳賣花時丟了。
為了尋找小琴,1996年10月,丁大仙夫妻倆前往深圳想邊打工邊尋找女兒,隨后兩人又前往惠州。只要一聽說哪有小孩在賣花或乞討,兩口子就會立即趕赴前往辨認,可每次無功而返。
2009年,丁大仙的愛人周開芳被查出患有胃癌,并于2011年7月去世。臨終前,周開芳囑咐妻子一定要找到女兒。沒有愛人的支撐,丁大仙只得帶著無盡的遺憾回到了臨川老家。
輾轉多個收容所 未曾磨滅尋親夢
周小琴告訴記者,當年以為堂姑帶她去深圳玩,沒想到被騙了。在深圳時,每天早上,堂姑會將十幾朵玫瑰花交給小琴,然后讓她上街頭抱著行人的腿強行售賣。每到傍晚堂姑會塞兩個包子給小琴充饑,直至晚上八九點鐘,堂姑才會將她接回住處。如果花賣得不多,堂姑的一個女兒還會動手打她。
在深圳市的一次市容整治行動中,在街頭賣花的小琴被帶到了收容所,小琴說不出住址、家長姓名等身份信息,被當作了流浪兒童。此后,小琴先后輾轉多個收容所。她還睡過橋洞,過過風餐露宿的生活,不過在橋洞生活的日子里她認識了大自己12歲的張圍林。之后,小琴去了梅州認了張圍林的父親為養父,改名為“張小琴”。
小琴長大后與張圍林日久生情,成了夫妻。如今,當初那個賣花的“小姑娘”已是3個小孩的母親。心中那份對父母的思念,也從未磨滅。
央視《等著我》節目牽線 失散母女再重逢
3月下旬,小琴收看中央電視臺節目《等著我》時,記下了寶貝回家尋子網網址,然后在網站上登記了尋親信息。
小琴記得自己的家在江西撫州,老家方言吃飯說“掐番”,家里有爸爸媽媽,有哥哥姐姐,媽媽名字里有個“仙”字,哥哥叫周鵬華(音),姐姐叫周燕華(音)。每到端午節,家里會煮紅豆粽子,老家還會腌制一種綠色的菜梗……
志愿者“蝶戀花”與她取得了聯系。根據小琴提供的生活習俗,志愿者把目光瞄準了臨川區。通過查詢人口信息資料,“丁大仙”映入了志愿者的眼簾。為了找到丁大仙,志愿者與云山派出所取得了聯系。抽取兩人血樣DNA比對,確定周小琴與丁大仙系母女關系。受央視《等著我》節目組邀請,4月10日,丁大仙與小琴在北京參加了節目錄制。母女倆在相隔20年后重逢。
4月12日,母女倆回到了臨川區云山鎮家中,丁大仙專門下廚親手炒了幾道菜給女兒吃。丁大仙覺得是自己讓小琴缺失了母愛,小琴說自己從未怪過家人,能與親人們團聚已經非常幸運。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