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江西志愿服務網舉辦的“獻愛心,共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親子志愿活動赴灣里區福和小學進行愛心服務。中國江西網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及南昌志愿服務聯合會共16名志愿者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還邀請了全國首批五星級志愿者榮譽稱號獲得者——南昌的哥文飛共同參與。由于本活動鼓勵“親子志愿”,不少志愿者帶著自己的小孩共同奉獻愛心。
在一片山洼中的福和小學
簡陋的教學環境
志愿者們帶去的慰問品
上午9點,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國江西網志愿服務隊在南昌志愿服務聯合會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行四輛車滿載著書籍、文具、書包、食品和對山村孩子的濃濃關愛之情,一路曲曲繞繞地爬行了兩個多小時,到達了此次獻愛心的目的地——南昌市灣里區紅星鄉福和希望小學。這是一所在山洼坡間的一小塊平地上建起的學校,條件簡陋,四面環山,整個學校只有一、二兩個年級共八名學生。學生們均為居住在附近山上山下的留守兒童,離學校最近的一個孩子來校也要走十幾分鐘的山路。盡管灣里區村村通了公路,但由于山路崎嶇難行,村里的人員較少,居住又不集中等條件限制,加上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從而鮮有車輛進出村子,更沒有營運車輛來往,因此對于這群孩子們來說,要采購一次書籍和學習用品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當中國江西網的志愿者們拿出了為孩子們準備的課外書時,孩子們均高興的又跳又叫:“哇,這么多書啊,”,“快看快看,有《寓言故事》,有《千字文》,還有我一直想看《皮皮魯和魯西西》”,“我們學校沒有圖書館,我們要看書,買書都很不方便,叔叔阿姨,有了這些書,真好,我可以看好久了”。看到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謝,志愿者們倍感自豪和欣慰。中國江西網的志愿者給每個孩子發放了10本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的精品課外書籍,并勉勵逐個地鼓勵每個孩子要好好讀書,長大了要做一個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的人。南昌的哥文飛給每個孩子分別發放了一個雙肩書包和一個文具盒,以及一桶牛奶餅干。有心急的孩子,現場就把書包背在的身上,還有的孩子打開了餅干懂禮貌的邀請志愿者們一起分享。
據悉,“親子志愿”是江西志愿服務網推出的一個志愿服務項目,鼓勵夫妻兩人帶著小孩進行志愿服務,服務對象主要面向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以親子形式參加志愿服務,既可以幫助他人,又可以達到提升親子關系和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的目的。朝氣蓬勃的親子搭檔與奉獻社會的志愿服務走到一起,甫一開始就受到社會各界熱捧,很多志愿者致電本網了解詳情。參加東鄉首站獻愛心的志愿者表示,將溫馨、親切的家的感覺帶給服務對象,從不同的角度向服務對象傳遞關懷,這種志愿服務方式和組合值得提倡和推廣。“以前志愿者去敬老院,一般都是慰問老人和幫他們做家務,但是,親子志愿者的出現,讓老人們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甚至有種兒孫滿堂、兒孫繞膝的感覺。”中國江西網的志愿者對記者說。
江西志愿服務網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親子在共同合作、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一方面家長能夠做好標榜作用,帶動孩子投入到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在幫助他人時,獲得自我的成長與收獲;另一方面,小朋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甚至帶動家庭其他成員的參與及關系促進,親子和諧關系得到了增強。親子志愿服務在服務與傳遞志愿精神中,突出了親子間的互帶作用、共同成長的特點,強烈表現出生命傳承、相互感染之意義。”
親子志愿服務活動也得到了社會上許多愛心人士的支持。21世紀出版社社長張秋林代表全社向活動組織方捐贈了價值五萬元的兒童勵志圖書,委托志愿者向留守兒童表達關愛。江西未來之星教育傳播公司也向本次活動捐贈了400多本有關雷鋒精神和720多本從小學到初中的安全教育方面書籍,也委托志愿者向農村的留守兒童表達關切和愛心。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