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明實踐
2014-12-02 11:21:16 編輯:李芳 作者:盧勇華
“平凡而卓越的成長之路讓我和我的團隊終生受益。”近日,在上饒市城鄉規劃展示館內,該館館長伍曉春向中國青年網記者回憶四年來創建市級、省級青年文明號的發展歷程時表示。該館于2010年獲評省級青年文明號,一直以來,該團隊以青年文明號、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為依托,深入社區、深入街道、深入家庭,助學幫困百余人,聯系一個無物業的社區開展定向志愿服務,為廣大市民展現了青年文明號團隊青年無私奉獻、心系社會的志愿服務精神。

上饒團市委為每一個青年文明號單位發放了蒲公英行動牌匾。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勇華 攝
“志愿服務如同一團火,火越旺越大,溫暖就越多,傳遞的正能量也就越多。”作為老號長,伍曉春認為以青年文明號為載體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不僅幫助了別人、傳遞了溫暖更加鍛煉了自己,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
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2012年開始,蒲公英行動在上饒大地如火如荼開展著。“蒲公英,生命力頑強,隨風飛起,漫山遍野播撒下種子,此行動在全市各個層面和角落生根發芽,為最需要改變的地方帶去希望。”在上饒團市委相關負責人看來,蒲公英行動有著如此特別的意義。
“我們集中性開展了三個一工程,即以一個青年文明號集體用一年的時間對接一個無物業小區,為市民提供一個干凈衛生的生活居住環境;開展了共青團幫扶下崗再就業計劃,即以每個青年文明號單位集體解決1—2名下崗再就業青年的就業問題。”上述負責人希望,通過開展蒲公英行動傳遞青年文明號積極進取的正能量,同時,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社會志愿服務中來。
用心服務 和市民成為一家人

省級青年文明號上饒規劃展示館各成員合影。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勇華 攝
自2012年,上饒啟動“蒲公英”行動開始,上饒市城鄉規劃展示館就對接了單位旁的鳳凰路社區,該社區無物業管理,連接城市主干道一直沒有硬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塵的日子讓居民很是苦惱。了解到該情況后,上饒市城鄉規劃展示館當即召開會議研究幫扶措施,協調了專門費用為社區鋪設了柏油馬路,并增設了垃圾池、路燈等公共設施。“能為老百姓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心里很是滿足。”伍曉春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獲是,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傳遞了青年文明號協作、奉獻的精神,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為方便群眾辦事,該館向社區居民發放了連心卡,上面留有工作人員的電話及勞動保障、計劃生育、民政救助等方面的便民信息,從細微處服務老百姓日常生活。
伍曉春與同事們還推出了民事代辦服務,一些出行困難的群眾需要到鎮里、區里辦事,比如代收代繳電費等服務,青年文明號團隊成員們都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解決。“細致入微的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他們和我們是一家人。”該社區陳大爺樸實的話道出了居民的心聲。
創新服務模式 打造群眾滿意窗口

上饒市房產交易中心2013年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促進了精神文明工作上臺階。
“為更好地服務百姓,方便百姓,中心開展了形式多樣特色服務。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積極探索便民服務新方式,創造性地開展預約服務、提醒服務、延時服務,并為老年、殘疾等困難群體提供上門服務。”該文明號號長諸靖媛向中國青年網記者介紹了中心創新服務模式,打造群眾滿意窗口的具體做法。
服務窗口總是群眾埋怨最多的地方,走進該中心行政服務大廳,見不到群眾排起長龍焦急等候的情景。當記者問及如何才能讓前來辦事的群眾滿意時,窗口的辦事員張勇回答到:“讓群眾少等一分鐘,群眾對我們的工作就滿意一分。等待時間短,服務效果好,這是我們為群眾竭誠服務的基本標準”。
“作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時代賦予了我們光榮的稱號,我們將時刻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青年文明號這面旗幟增添色彩。”諸靖媛始終認為,上饒市房產交易中心一直在創建青年文明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