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彩禮,多提倡;紅白事,要儉辦;學科學,破迷信……在江西撫州,新風講評員現場分享百姓身邊遏制高額彩禮、整治厚葬薄養、狠剎賭博歪風等數百個正反事例,讓移風易俗更加深入人心,文明新風吹遍鄉野。
新風講評員道新事
夜幕降臨,在撫州市廣昌縣甘竹鎮答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藝志愿者用本土廣昌話演繹由移風易俗理念為主題改編成的精彩節目——《不要彩禮要幸?!贰!斑^去很枯燥,現在這樣就很有趣!節目精彩有內涵,很受啟發。”現場村民劉大爺說。
這場別開生面的“講評+文藝”文明實踐活動,既保留“家鄉味”,又講出“新鮮事”,讓鄉規民約“接地氣”,讓文藝表演“有深度”。2022年10月以來,廣昌縣精心打造文明實踐項目,在全縣創新推行“蓮鄉新風講評會”,把“話筒”“講臺”交給群眾,對身邊人身邊事進行評議,讓群眾成為移風易俗工作的主動參與者、宣傳者。
過去,人情攀比等陋習讓群眾苦不堪言,但往往因“怕閑話”而“隨大溜”。“老百姓有時就是缺個帶頭人?!比珖拿骷彝ゴ睃S陽云是廣昌縣千善鄉一名新風講評員,他率先帶頭嫁女不收彩禮,“只要我們堅持傳播文明理念,定能讓文明新風滌蕩舊俗”。
截至今年6月,廣昌縣145個行政村(社區)開展“蓮鄉新風講評會”4562次,9萬余人次參與。全縣收集群眾就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方面提出的一批意見建議,已結合實際解決840余個問題。
撫州市廣昌縣千善鄉上堡村的“蓮鄉新風講評會”現場 劉建雄 攝
讓群眾成為文明的踐行者
有了廣昌縣的先行先試,“蓮鄉新風講評會”的品牌越叫越響。2024年上半年,在不斷摸索和總結中,講評會得以在撫州全市推廣。
在撫州東鄉區圩上橋鎮上黃村休閑廣場,村民代表搬來小板凳圍坐一起,針對近期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開展道德榜樣推薦活動。村民付玉云說:“這不僅是評選身邊好人,更能讓大家‘照照鏡子’,規范自身行為?!?/p>
“起初只有一些群眾代表參加,議題也相對集中。隨著講評會不斷開展,講評內容日益豐富,覆蓋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方方面面?!睋嶂菔形麄鞑扛辈块L傅榮毛介紹,講評會圍繞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評議,評陳規陋習之弊,議文明新風之益,定村規民約之策,樹身邊榜樣之美。在引導群眾看清陳規陋習背后危害的同時,將群眾討論形成的共識轉化為具有約束力的共同約定,用身邊人、身邊事示范引領新風尚。
“老張家去年訂婚擺了30桌酒欠下債務,今年踐行新風尚簡辦婚禮,用省下的錢為小兩口購置電動車開啟新生活。”撫州市黎川縣洵口鎮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志剛近來有了個新身份——新風講評員。
王志剛告訴半月談記者,移風易俗如同為老樹修枝剪叉,只有革除影響生活的病枝陋習,文明新風尚的“新芽”方能茁壯成長,最終惠及每一位鄉親,讓大家的日子更輕松、更舒心。
如今,撫州市各行政村(社區)以每月1至2次的頻率開展講評會,截至目前已開展近5萬場,講評會也成為化解矛盾、凝聚共識、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平臺。
記者手記: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祠堂廳堂等村民集中的場所都是講評會的陣地。講評員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分享身邊的真實事例,評議各類行為——什么該提倡、什么該摒棄,一目了然。
讓群眾當“主角”,從“我來聽”變成“我來講”,從“與我無關”變成“息息相關”,村民之間互為榜樣、相互影響,效果事半功倍。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