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昌市西湖區南站街道鐵路三村社區,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小小身影格外亮眼。為響應“愛我英雄城,見我文明行”號召,南昌市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站前路校區的小志愿者頂著烈日走進社區,開啟了一場防溺水安全志愿服務活動。
當前,南昌市正深入推進“愛我英雄城,見我文明行”三年行動。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在培育文明素養、引領社會風尚方面責無旁貸。為此,全市教育系統聚焦校園內外文明素養培育,積極組織文明實踐活動,以“小手”牽動“大手”,以“小我”感染“大我”,讓文明新風吹遍校園,融入萬家,浸潤英雄城。
“如果發現同伴溺水,你會怎么做?”“我知道,不能貿然下水,一定要尋找救援工具,并且大聲呼救。”為了做好防溺水宣傳,站前路學校的小志愿者首先接受了一堂生動的培訓。隨后,他們來到社區,向過往居民發放防溺水宣傳頁,通過真實案例講解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識。
在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志愿服務一直是師生們重點開展的文明行動。“我們打造了‘紅荷志愿服務’品牌,利用周末組織學生走進社區、福利機構、紅色基地等,以志愿服務、紅色傳承、非遺傳承和職業體驗為主要特色,多元化開展文明實踐。”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政教處負責人姚馳聰說,今年,學校又成立了“幸福家驛站”,通過整合家校社力量,積極鏈接各方資源,進一步擴展志愿服務內容,打造更加豐富的文明行動教育圈。
播撒文明的種子,重在從早抓起,在校園扎根。近年來,從“開學第一課”的思想引領,到“八一廣場升旗”的沉浸式感受,從“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的禮儀教育,到結合“文明交通”“文明調研”“文明志愿”等設置的校本課程和社會實踐,南昌市開展了一系列趣味性強、接地氣的活動。“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將文明素養培育積極融入各學段課程體系與主題活動,通過‘文明素養第一課’、《我愛南昌》教學實踐等多元化形式,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明認知和價值判斷。”南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教育影響孩子,孩子帶動家庭,家庭感染社會。南昌市將進一步健全市、縣(區)、校三級“家長學校”體系,放大“小手拉大手”的乘數效應,組建學生和家長志愿者團隊、文明宣講團,走進居民樓院、大街小巷,積極參與環境治理等身邊事,推動文明風尚從校園向家庭延展、向社會傳遞。
“發光體,你們能量滿格了嗎?”“向光而行,使命必達!”7月31日清晨,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學操場上,“28發光體”志愿者服務隊組成儀式舉行,60名志愿者集結完畢后迅速走上街頭巷尾,用一次次彎腰、一次次提醒、一次次整理、一次次流汗響應“愛我英雄城、見我文明行”號召。
該校初一(6)班學生孫紫涵感悟道,參與“28發光體”志愿服務活動,是一場用愛心為城市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的溫暖之舉。當看到自己的努力為他人帶來便利與快樂時,內心便會涌起成就感。
“盡管仍在假期,但志愿者召集通知在各個班的家校微信群發布后,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許多孩子踴躍報名,有的還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參加。”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學副校長王強說,當前,學校已經制定“愛我英雄城,見我文明行”具體實施方案,通過豐富多樣的校內外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打造具有二十八中特色文明品牌。
連日來,南昌市各中小學都在積極開展文明行動。朝陽中學64名學生分赴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圖書館以及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志愿服務;珠市學校教育集團精心設計紅色研學路線,編制《紅色基因與現代文明》研學手冊,引導學生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紅色地標中感悟紅色歷史;廣南學校教育集團廣南校區構建“健康身、聰明腦、溫暖心”三維育人體系,通過組建體育梯隊、開發科技課程等,培養師生文明素養……當文明的種子在校園生根、在家庭開花、在社會結果,當每個孩子都成為文明的使者,每所學校都成為文明的堡壘,英雄城必將煥發更加璀璨的時代光彩。
江西文明實踐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文明實踐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文明實踐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文明實踐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文明實踐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江西文明實踐網 電話: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