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廣豐區洋口鎮中心社區辛棄疾廣場書聲瑯瑯。14名青少年匯聚于此,開啟“少年志·稼軒情——青少年辛棄疾文化傳承活動”,深度感受一代詞宗辛棄疾深沉的家國情懷與不朽的文學魅力。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上午9時,活動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激昂齊誦中啟幕。在志愿者的引領下,青少年們于抑揚頓挫間,體味詞中“沙場秋點兵”的壯闊豪情與“可憐白發生”的深沉悲愴。隨后,大家移步洋口鎮鄉愁館。在辛棄疾雕像前,志愿者娓娓道來,講述“金戈鐵馬少年時”的抗金壯舉與宦海浮沉中“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的壯志難酬。 青少年陳熙頗有感慨地說:”辛棄疾不僅是一個擅長寫詞的文人,更是一名能帶兵打仗的武將。他的名字在課本中有些模糊,但在今天的活動中變得鮮活生動起來了。” 在文明實踐所的光影中,一部辛棄疾傳記電影將詞人坎坷壯烈的一生鋪陳開來。從少年英雄金戈鐵馬的意氣風發,到仕途坎坷中的郁憤堅守,再到暮年“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蒼涼回響,深深叩擊著在場青少年的心弦。 “電影里他一次次地跌倒又站起來,為國為民的信念從未熄滅。這種執著,對于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成長太有啟發了。”青少年余澤欣說。 活動尾聲的創意創作環節,激發了青少年的無限靈感。低年級的小朋友們展開畫卷,將對辛棄疾的敬仰與想象繪于筆端;高年級的同學則凝神提筆,書寫《青玉案·元夕》等經典詞作,在點畫間探尋詞韻的雋永。 青少年江昕逸表示,通過參加這個活動收獲很多,對辛棄疾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通過一筆一劃寫辛棄疾的詞,讓我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熱血與深情,讓我明白了,愛國,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以辛公之志,鑄少年之魂。當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作與飽含敬意的書法呈現眼前,少年們眼中閃爍的,已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思與敬畏,更升騰起一份傳承文化的自覺擔當。辛棄疾詞中那份熾熱的“少年志”與深沉的“家國情”,正悄然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辛棄疾的精神里,不僅有家國情懷,也有赤子之心。”洋口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毛麗琴表示,我們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搭建文化橋梁,讓孩子們不僅知道“辛棄疾”這個名字,更能從他的詩詞中去了解他的擔當與熱愛,讓傳統文化在青春力量中煥發新的活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