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深樹里,聞是吉安城。如今的吉安,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的氣息。
近年來,吉安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一體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
移風易俗傳播文明新風
瀘水河畔,碧波蕩漾,水天相接。8月10日,2024“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化示范活動“情滿樟鄉·緣來是你”——移風易俗集體婚禮暨文藝節目展演活動在安福縣舉行,39對新人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向幸福出發。
“不請客隨禮、不大擺酒席,沒有鞭炮齊鳴污染環境、沒有婚車成串影響交通,現場簡約而溫馨。”回想起兩人的婚禮,郭樹禮、楊文娟夫妻臉上仍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把婚禮省下來的錢用于干事創業,為鄉村振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移風易俗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鄉風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吉安市大力實施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提升行動,推行“文明鄉風+家庭積分+美德積分”鄉村治理模式,注重文明積分結果運用,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好家庭”、孝老愛親“好媳婦”、婚事新辦“好公婆”、不要彩禮“好岳父母”、弘揚新風“好理事長”選樹活動,65個對象獲評全省先進典型。
文明創建繪就幸福底色
30多年的歲月流轉,一度讓吉州區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區顯露出“老態”。此前,該地工程建設挖出的土坑因長年雨水形成水塘,又因無活水來源,成了臭水溝。社區門口有一條馬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天容易積水,不利于居民出行。
“那條路‘白改黑’需要60多萬元,但社區一時籌集不到這么多資金。”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帆說。在一次共建理事會中,吉安市文明城市“模范市民”巡訪團團長劉榕堅得知情況后,召集其他代表共商整治方案。一年后平安里社區實現華麗轉身,“斷頭路”打通了,街頭巷尾環境改善了,新修好的路也被命名為“共建路”。
近年來,吉安市堅持創建為民惠民靠民理念,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最大限度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文明之路越走越寬。吉安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吉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探索建立市、區兩級全國文明城市“模范市民”巡訪團,招募文明督導員,常態化開展不文明行為督查、文明實踐、道德評議、政策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先后推動各類問題整改780余件,改造老舊小區422個,打通“斷頭路”111條,新建“口袋公園”32個、城市會客廳56個,群眾對創建滿意率達85%以上。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吉安獲評優秀等次,受到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
文明實踐匯聚精神力量
“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前面有石頭……”井岡山“神山村宣講團”宣講員、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江滿鳳向游客介紹,“井岡逶迤五百里,紅旗一展乾坤赤。這座神山村革命烈士紀念碑,銘刻著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背后是一段歷時兩年、感召無數人的紅色尋訪。”井岡山茅坪鎮神山村烈士墓前,赭紅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陽光下顯得分外耀眼奪目,現場聽眾無不深受觸動。
群眾在哪里,黨的聲音就傳遞到哪里。近年來,吉安市依托全市310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創新宣講機制,組建各類宣講隊伍,把黨的科學理論和惠民政策融進文藝節目和文化活動中,利用當地山歌、三句半、快板等形式宣講黨的“好聲音”,讓農民在家門口享受生動活潑的節目,在潛移默化中把黨的方針政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吉安市廣泛發動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感動吉安人物”示范宣講,積極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累計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宣講4600余場次,涌現出井岡山“神山村宣講團”、吉安縣“五老宣講團”、泰和縣“百名村支書宣講團”等理論宣講品牌。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吉安市將鍥而不舍狠抓精神文明建設,繼續把文明實踐陣地延伸到群眾身邊,把暖心服務精準送達群眾中間,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為建設吉安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不竭動力。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