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聯通城鎮鄉村、志愿服務活躍大街小巷、文明新風吹遍田間地頭……2023年,遂川縣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整合優化資源平臺、創新基層服務方式,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遂川縣實行三級設置,高標準建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文明實踐所23個、文明實踐站348個,融合文博場館、景區景點、教育基地、商圈廣場等公共場所,精心打造雩田鎮、枚江鎮、巾石鄉界溪村、銀云社區等多個文明實踐示范點,2023年度獲評江西省五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個、三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個。細化文明實踐中心主任、所(站)長工作任務清單,壓實鄉、村(社區)二級黨組織書記抓文明實踐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2023年10月,組織召開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升暨移風易俗工作流動現場會,對各文明實踐所(站)進行了現場檢閱和考核評分,梳理通報了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方面58個問題并全部整改銷號到位。
組建遂川縣“宣講贛軍”暨鄉村三級宣傳宣講師資庫480余人、縣“好人宣講隊”10人,在全市率先舉行“好人宣講隊”宣講培訓暨授旗啟動儀式,依托文明實踐陣地開展理論政策宣講820場,創作宣講微視頻56個,打造巾峰“五老”宣講團、“百姓說事”等理論政策宣講品牌11個,其中,“遂川縣百姓屋場會”獲評江西省委宣傳部2023年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創新案例,《江西遂川·血染的印章》獲全省“奮進新征程 宣講新時代”優秀視頻,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推動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理論宣講、鄉風文明、科技科普等“十支”志愿服務隊力量下沉,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持續構建志愿服務隊伍“1+10+N”工作體系,總隊全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40余場。全縣注冊志愿者9.45萬人、志愿服務組織1253個,推進縣直單位和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項目納入志愿服務點單平臺1489個。通過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二十佳優秀典型”宣傳評選表彰、社會志愿服務交流展示、全縣首屆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等活動,形成了一批有亮點、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加大對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2023年,遂川巾幗志愿者協會入圍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推薦名單,獲評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類項目2個,全市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1個、優秀獎2個。
有效對接群眾需求,利用傳統節日、重要紀念日、宣傳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員風采大賽、“強國復興有我”主題宣傳教育、“四季村晚”、“好人故事匯”宣講、文明旅游等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以文化惠民助推鄉風文明。在市民廣場、源頭湖公園等打造道德模范、各級好人先進事跡宣傳墻(欄),開展模范人物先進事跡巡展、“好人宣講 ‘聲’入人心”等活動60余場,努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創新探索“紅色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旅游”文明實踐新模式,將縣域紅、古、綠資源分類串成主題不一、日程不同、各具特色的9條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旅游線路,巾石鄉界溪村被文旅部授予2023年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示點,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之“針”串起紅色鄉村旅游資源之“線”,主動融入“大井岡旅游圈”,努力繪就文明實踐新圖景。
全縣“一盤棋”推進深化移風易俗改革。2023年,集中開展未婚青年座談會、集體婚禮、移風易俗送戲下鄉等主題活動40余場;開展移風易俗“五個100”先進典型群眾推薦評議活動,獲全省移風易俗“五個100”先進典型“好家庭”“好公婆”各1戶、“好理事長”1人;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公益紅娘”移風易俗巾幗志愿服務隊24支330余人;充分發揮巾峰“五老”宣講團引領作用,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倡樹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改革“改”出新氣象。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