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著力發掘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促進我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省文明辦組織了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定一類項目80個、二類項目200個。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部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類項目:“柴桑紅,血髓恩”志愿服務項目、筑愛成長 圓夢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
“柴桑紅,血髓恩”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九江市柴桑區紅十字志愿者協會在區文明實踐中心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上演了一幕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精彩大戲,為柴桑區文明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柴桑紅,血髓恩”志愿服務項目是柴桑區紅十字志愿者協會的專業志愿服務項目之一,是以“柴桑紅,血髓恩”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愛心相"髓"為主題的“無償獻血暨造血干細胞捐獻”為特色的專業項目,目的就是通過項目活動,更好地宣傳無償獻血,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到無償獻血,緩解全區乃至全市臨床用血的壓力。
自2018年5月項目開展以來,柴桑區紅十字會下撥資金3萬元,自籌資金5仟元,凝聚志愿者241人,注冊志愿者135人。其中父子兵5對,夫妻檔4對,全家總動員3戶,共參與1532人次。進社區、到公園、學校、廠礦累計開展宣傳活動66場,發放宣傳單16500張;開展專業培訓16次;累計發動群眾8612余人,無償獻血超367600毫升,至2023年9月造血干細胞血樣入中華骨髓庫900余人,占全市入庫總人數13.3%,已成功配捐9例,成功匹配率占九江市成功匹配的23.68%,讓9個受捐家庭重獲希望。
項目開展以來,以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社會宣傳、團隊建設、專業培訓、力量凝聚為抓手,社會反映效果較好。隊員業務水平逐步提升,現有紅十字省級應急救護師8人,養老介護師6人,助理社會工作師6名;隊員素質不斷提高,隊伍里已有柴桑好人4人、九江好人1人、九江市道德模范1人、感動九江人物1人、新時代贛鄱先鋒2人、九江市優秀志愿者6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4人(其中中國紅十字會會員之星1人)、中國紅十字會疫情防控先進個人1人、中國優秀紅十字志愿者1人……
協會也屢獲殊榮,連續5年榮獲九江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促進單位。2019年柴桑區“馬回嶺鎮廟會”活動日,創造了九江市歷年來至今保持的單日無預約成功無償獻血42人的全市最佳成績。2021年1月11日,柴桑區愛心獻血屋正式開啟,成為江西省首座也是唯一同時配有機采血小板和捐獻全血的獻血屋,是江西愛心獻血屋的標準示范點。“九江市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江西省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二等獎”“江西省紅十字博愛單位……”這一項項榮譽既是一張張閃亮的名片,也是一份溫暖的囑托,激勵著大家無怨無悔、勇往直前。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的,在這支隊伍里,協會會長陳少敏累計無償獻血178次折合血量55500ML、副會長戴政累積無償獻血132次折合血量51700ML、秘書長王幫春累積無償獻血120次折合血量47600ML、監事長李火水累積無償獻血50次折合血量15300ML、名譽會長蔡燦金累積無償獻血39次折合血量15300ML,他們是全體隊員的榜樣。而全體隊員作為市民朋友們的榜樣,讓廣大市民對無償獻血暨造血干細胞事業從不知道,到了解、到接受、到參與,為九江市臨床用血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這一群一直默默在無償獻血事業領域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始終不忘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初心,他們身上的"志愿紅"為九江市這座城市精神文明增添了一道濃重的色彩。
筑愛成長 圓夢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筑愛成長 圓夢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是由豐城市好人志愿者協會創立。最初是因為好人志愿者協會志愿者自發組織了一個愛心助學群,從2019年至今,每人每年捐給協會1000到2萬元不等,用于協會資助困難學生或幫助學子完成微心愿,后來成為協會正式項目,筑愛成長 圓夢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便源自于此。
豐城市好人志愿者協會由河洲街道黨委創辦,是2015年3月全省首創的項目。協會現有會員一千余人,其中骨干會員200余人,中共黨員20余人,非公有制企業20余家,協會的活動經費主要來源于這些非公有制企業的捐贈,以“黨建+志愿者+社會組織+商會”形式開展工作。引導群眾,盡己所能,幫其所有,長效地為社會傳播無私奉獻、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筑愛成長 圓夢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流程規范,分為調研、核實、制定方案、執行四步。一、調研。通過學校校長、老師、社會人士介紹、推薦一些家庭困難學生,在學校或協會填表登記,協會從中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學習狀況以及學生本人的微心愿。二、核實。志愿者們對收集到的困難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走訪,詳細了解學生家庭實際情況后,向協會如實匯報。三、制定方案。收集到需幫助的學生信息后,協會隨即召開支部、協會理事會,根據學生家庭的不同困難,商討具有針對性的助學措施,確保每個家庭都能得到有效、切合實際的幫助。四、執行。按照商議研討出的助學措施,一方面通過協會成員、企業、社會愛心人士等募捐籌集資金作為困難學生助學金;另一方面將微心愿在社區、大型商超、公園廣場等地進行公示,鼓勵社會各界對學生微心愿進行認領。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實現微心愿。
2023年3月25日,好人志愿者協會向楊柳湖小學等學校28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發放上學年助學資金合計人民幣7.5萬元;六一兒童節,為四所學校捐贈體育用品等物品共計9.58萬余元;2023年9月16日,向劍光等街道(鄉鎮)29名品學兼優困難學子每人捐贈3000元......所參與的愛心助學活動多不勝數。至2022年底,豐城市好人志愿者協會共完成學生微心愿420余人次,物品及現金共計336000元。另外,協會協同企業資助30名困難學生每人每年6000元,帶來了極大的積極社會影響。
在助學過程中,感動常在。如一位學生因熱水器爆炸導致頭部受傷,父親也剛去世,家庭比較困難,志愿者們立即募捐8800元送到她媽媽手上,女孩媽媽感動得不停抹眼淚。如有一個家庭只有兩個在上學的男孩和殘疾奶奶一起生活,家里到處是灰塵和建房時留下的垃圾,只有一張床,衣服被子散落地堆放在兩塊木板上。兩兄弟和奶奶擠在一起睡。協會知道后馬上召集志愿者幫助他們打掃衛生,使家里煥然一新,并買了衣柜、書桌、新床,一起送到了他們家,老人連連道謝。諸如此類,一聲聲真誠的道謝、一顆顆感動的眼淚,是志愿者助學之路前進的動力。
“心手相牽,快樂成長”,社會多一分關愛,孩子就多一分信心,我們的未來就多一分希望。好人志愿者協會將秉承“好人行善舉,傳承正能量,做道德富翁,存精神食糧”的宗旨,在公益路上,篤力前行!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