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著力發掘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促進我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省文明辦組織了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定一類項目80個、二類項目200個。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部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類項目:“新長征”老兵幫幫團志愿服務項目、潯城志警文明志愿服務項目。
“新長征”老兵幫幫團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新長征”老兵幫幫團志愿服務項目以“長征精神”鑄魂,有效整合退役軍人領域各項資源,主動融入黨政工作大局,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以幫扶困難老兵為核心,以就業創業扶持為特色,依托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平臺,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并拓展延伸到經濟社會各個方面。
2020年10月18日,于都河畔的退役軍人在全省率先組建“新長征”宣講團,賡續優良傳統,傳遞黨的好聲音,凝聚磅礴正能量。
宣講長征文化,傳遞黨的聲音。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聲音傳遍神州大地。幫幫團先后精心整理和創作了《珍貴的銀耳環》《寶藏爺爺的托付》等一批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開發了《新的長征,讓我們從“心”再出發》《弘揚四鐵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等一批緊扣時代主題催人奮進的專題課程。
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紅色信仰。宣講團將紅色故事和“三句半”快板、紅色歌曲、軍事表演等結合起來,采取“村社集中”“院落交流”“田間走訪”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宣講。紅軍后代、老兵孫觀發用鮮活素材教育后代。
近些年,在“新長征”老兵宣講團的基礎上,幫幫團逐步延伸打造成困難幫扶的“服務隊”、就業創業“孵化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戰斗隊”。先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200余次,助力就業創業500余人,幫扶救助98.5萬元,平安創建25次。
項目著重從“理論專題、紅色故事”兩個方向發力,構建“雙賽道”宣講模式,受到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媒體專題報道,并先后兩次在全省作經驗介紹。長征源宣講團先后榮獲全國基層宣講先進集體、江西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紅色文化宣講”活動被評為“江西省紅色主題社教十佳示范項目”。
幫幫團協助舉辦了散葬烈士墓集中遷葬儀式,中央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新華網、人民網、微博等1000余家媒體平臺轉播,總點擊量超55億人次。團員管冬梅、李金生分別搭建云上“紅色課堂”,向全國500多所高校設計專業的師生,遠程宣講長征文化,線上直播間人數達15萬余人次。很多大學生直言深受震撼,表示今后將時刻用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自己。幫幫團精心打造《從愛蓮說到新長征》的新課程,把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有效貫通,成為了全省中小學思政教育的示范課程。
潯城志警文明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潯城志警”全稱為九江市潯陽區潯城志愿警察協會,在2017年5月由分局牽頭推動正式成立,是全省首家志愿者警察隊伍,志愿者來自全社會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現有注冊會員8900余人,比例達到潯陽區實有人口的百分之二。
“潯城志警”成立以來,在分局指導下積極參與巡邏防控、活動安保、普法宣傳等各項活動,直接助力公安機關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出極大貢獻。
強化綜合保障 夯實志警建設架構
加強組織保障。潯城志愿警察協會由分局選派一名年富力強的中層干部擔任協會會長,指導協會開展各項工作。“潯城志警”在分局所有派出所均建立了志警工作站,成立了6支高校志警中隊,16支社會組織志警中隊,5支街道志警中隊和8支護校隊,為協會活動開展打下堅實組織保障。
加強基礎保障。協會配有3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各種辦公設備一應俱全;為志警統一配備服裝、背心、袖標及必要的防護用品,確保了志警良好的對外執勤形象。分局每年還為協會劃撥工作經費20萬元,保障協會日常辦公及警務工作的正常運轉。嚴格要求協會不得接受贊助、不得參與商業活動等行為,確保協會嚴肅性、公益性。
加強素質保障。在短短三年時間里,“潯城志警”的觸角不斷延伸,隊伍不斷壯大,為提升志警業務技能,嚴格志警隊伍管理,分局安排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民警作為教官,運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互動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對志警進行政策法律、巡邏技能、防衛戰術等基本課程的訓練,極大提高了志警各方面素質。截至2020年5月,已組織開展技能培訓700余次,培訓志警30000余人次。
“三機制”引領,確保協會健康良性發展
建立簡約高效工作機制。“潯城志警”實行動態化招募,隨著志警隊伍的壯大,人員管理和任務派發成為難題。在分局指導下,協會建立“潯城志警”微信公眾號平臺并深度開發,通過科技手段實現網絡注冊報名、人員GPS定位、任務自動派發、服務時長考核等功能。
嚴格考核管理機制。為規范隊伍管理,確保隊伍良性健康發展。在潯陽區公安分局指導下,協會制定了《潯城志愿警察管理辦法》《潯城志愿警察勤務規范》等一系列規定,強化了志警隊伍日常管理,增強了志警隊伍勤務紀律,切實維護好公安機關和志警隊伍的良好形象。
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協會志愿服務納入中國志愿服務網規范管理,服務時長異地有效、終生保留。評選“月度之星”“年度最美志警”,通過協會公示欄、微信公眾號表彰宣傳。通過努力,協會取得九江市聯盛集團商企支持,成立全省首家“愛心銀行”,潯城志警成員按照志愿服務時間對應可享受愛心企業商品的優惠和相應折扣,極大激發群眾參與“潯城志警”熱情。
助力公安主業,積極參與社會共建共治共享
積極協助各類警務活動。“潯城志警”常態化協助公安機關開展各項警務工作。在人流密集場所和重點地區協助開展路面巡邏,國慶、春節及文藝演出、體育賽事等重大節日和大型活動中開展安保執勤,每年高考期間,“潯城志警”派出力量配合三個考區在考場外進行安保執勤。經統計,“潯城志警”參與路面巡邏巡查達6.1萬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長達16萬小時。
積極協助開展群防群治。“潯城志警”成立以來積極走進社區、學校、廣場等場所,開展各項法律法規宣傳。特別是在掃黑除惡和民調評警工作中,組織開展宣傳活動百余場,出動志警2850余人次,受益群眾萬余人。利用會員有律師、醫生等優勢,“潯城志警”開展了“安全大講堂”活動,先后走進27所中小學進行安全知識、法律知識、急救知識宣講,受益學生達5萬余人;在九江小學、雙峰小學、湖濱小學等8所小學,通過招募學生家長成立“潯城志警”護校隊,每天上下學期間,每所學校安排6—16名家長志警執勤,配備盾牌、長棍、鋼叉等護校裝備,協助護校執勤民警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招募家長志警6325名,社會反響良好;志警們充分發揮在各行各業、各個地域的作用,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治理,為公安機關收集社情民意、情報信息發揮極大作用。截至目前,“潯城志警”協助民警發現并處理治安問題972次;舉報傳銷窩點36處,協助公安機關解救受困群眾340余人;提供線索121起,參與協助辦案203起,直接助力公安機關做到耳聰目明。
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18年4月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等有關部門指導下,大力開展了“家·校·社”青春護航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各類心理咨詢百余次;積極參與三城同創、鐵路春運、貧困幫扶、殘疾兒童慰問、抗洪救災、防疫執勤等各項公益志愿活動,投身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第一線,目前已累計幫助受困群眾1932余人次。2019年1月,2名優秀志警受邀代表全市優秀志愿者赴北京參加“2018榜樣春晚”節目現場錄制。“潯城志警”被評為九江市第二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九江市禁毒委員會授予協會“九江市禁毒公益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9年省廳治安總隊在開展派出所基礎建設攻堅年活動中要求全省推廣“潯城志警”的經驗做法,《江西日報》《人民公安報》等各類媒體多次深入跟蹤報道,刊登、采播新聞件百余篇。
“潯城志警”行政成本低、社會反響大、公眾評價好,極大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熱情,有效地緩解了警力不足矛盾,搭起了警民溝通橋梁,宣傳了公安各項工作,成為公安機關在群眾心中的代言人。“潯城志警”是統籌社會資源參與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科學探索群防群治的新路子,是“依靠群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最好寫照,開創了新時代群眾工作的新篇章。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