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著力發掘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促進我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省文明辦組織了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定一類項目80個、二類項目200個。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部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類項目:“共享陽光 讓愛飛翔”關愛山區困境兒童志愿服務項目、“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項目。
“共享陽光 讓愛飛翔”關愛山區困境兒童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共享陽光 讓愛飛翔”關愛山區困境兒童志愿服務項目由九江市彭澤縣志愿者協會承辦。該項目覆蓋彭澤縣太平、天紅、楊梓、上十嶺、東升、浩山、海形、和團等八個邊遠山區鄉鎮,自2016年項目實施以來,彭澤縣志愿者協會積極聯系縣婦聯、縣民政局、縣教育局、縣文化館、縣電視臺、縣博物館、城市展覽館等單位和縣城各中、小學,整合社會資源,先后開展了珍愛夢想教室、七彩課堂、健康成長、自信激勵、愛國主義教育等各種類型的活動。
協會組織志愿者走進山區,走進特困兒童家庭,送給孩子們書籍等禮物,和孩子們交朋友,為他們過生日,了解他們學習生活情況。志愿者將孩子們接到縣城,帶領他們走進山外七彩世界,參加各種活動,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地學習成長的機會。
在縣城,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參觀了陶令紀念館、縣博物館和彭澤縣城市展覽館,讓他們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和家鄉的發展變化,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熱情。志愿者還陪孩子們參觀科技展,體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在珍愛夢想教室,志愿者老師帶領孩子們做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學會團結協作自我保護。針對這些孩子性格多內向、孤僻的特點,社工和心理輔導老師和孩子們一對一互動交流,陪他們看勵志影片,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清明節、兒童節、國慶節等節日,志愿者帶領孩子們祭掃烈士陵園,重溫了少先隊入隊誓詞,講述彭澤先烈的感人故事,唱紅歌。培養孩子們愛國情感。志愿者為每一位參加活動的兒童制作一個“微心愿小紅包”,從收集微心愿到實現微心愿,讓社會對偏遠山區兒童的了解進一步加深,關注度進一步提高。
項目精準幫扶服務,活動內容有趣味性、知識性、新穎性,符合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特點,在最大程度上給予偏遠山區兒童全新的體驗和從未接觸過的知識,真正做到了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
該項目以一種創新的教育服務形態、公益化的運作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受到偏遠山區兒童和家長的歡迎。“共享陽光讓愛飛翔”項目建立了成熟完整的運營模式,較好地整合了政府、學校和社區等社會資源,更好地發揮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德育功能,讓更多的山區兒童分享了校外教育的成果。也動員了全縣共同關注困境兒童成長成才,促進了教育公平。截至目前,已堅持開展了6年,覆蓋青少年20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
“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尋烏縣地處偏遠,現有33萬人口,大部分群眾都在鄉鎮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當地留守老人和孩子多,精神文化生活單調,留守孩子缺少接受專業的音樂教育機會。“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19年12月,現有注冊專業志愿者56人,志愿服務隊用音樂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紅色音樂經典,傳播音樂知識和技能。
“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隊以“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宗旨,以“傳承紅色經典,播種音樂夢想”為主題。把音樂文化服務送到農村群眾身邊,提升鄉村兒童的音樂水平,豐富農村留守老人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
活動多樣,形式豐富。“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凝聚著群眾力量,傳遞著人間真情,倡導著文明新風。“音樂蒲公英”對鄉村的文明實踐員進行音樂培訓,通過他們,把音樂的種子扎根于偏遠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并組織暑期小小志愿者和大學生志愿者共290多名參加了活動,讓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共同進步,培養志愿服務從小做起的思想觀念。同時,依托各鄉村文明實踐陣地,結合尋烏縣“文明夜市星期六”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開展各類相關活動。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深入全縣130多個村,共開展音樂類志愿服務活動2900多場次,為120000多名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志愿服務,志愿服務總時長突破了7200小時,成功打造了尋烏縣音樂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品牌,深受老百姓的認可。
規范有序,創新方式。志愿隊伍組織健全,每次組織實施項目有制定專案,做到有計劃有分工有保障有總結,志愿服務的工作流程嚴格規范。群眾可以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點單系統點單,做到了志愿服務的網絡化、規范化、制度化。在鄉村成立了“學生山歌隊”和“壽星演唱組合”等隊伍,使志愿服務活動進文明實踐所(站)、進校園、進鄉村。同時,新編的尋烏山歌《喜迎黨的二十大》《尋烏面貌日日新》等歌曲在鄉村老人中廣為傳唱。在尋烏縣委宣傳部等單位大力支持下,志愿服務隊承辦了“唱支頌歌給黨聽”全縣青少年歌詠大賽,通過比賽,培養廣大青少年永遠跟黨走的愛國熱情,也讓紅色音樂經典回響在百姓的心里,獲得了群眾的好評。
多重渠道,廣泛宣傳。為了大力宣傳“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項目的影響力,采取不同形式的宣傳渠道,打響志愿服務品牌。“音樂蒲公英”項目的活動事跡,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學習強國平臺、中國文明網、江西新聞聯播等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刊播,社會反響良好。志愿者指導“學生山歌隊”演唱的尋烏客家方言歌曲《菖蒲我們的家》,入選了QQ音樂、網易云、酷狗等全國知名音樂播放平臺。
傳播紅色經典,關愛留守老人和兒童,“音樂蒲公英”志愿服務項目發揮了音樂力量的獨特作用。傳播紅色文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讓全社會向留守老人和兒童投入更多的關心愛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