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我省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著力發掘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促進我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省文明辦組織了首屆江西省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評定一類項目80個、二類項目200個。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部分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類項目:愛在始終 善終守護——讓生命溫暖落幕志愿服務項目、“天使敲門”巧匠殘疾人送技能服務下鄉入戶志愿服務項目。
愛在始終 善終守護——讓生命溫暖落幕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自2013年以來,愛在始終志愿者協會會長彭瑛帶領團隊,已為江西、湖南、福建等16個省市1000多位老人及重病患者提供線上、線下臨終關懷服務,為家屬提供心理建設和幫助,陪伴老人從容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志愿者們通過愛的尊重、鼓勵、安撫、陪伴、引導,幫助臨終者破除對死亡的恐懼,化解其焦慮、抗拒、絕望等負面情緒,打開心結,放下牽掛,以一顆從容無憾、喜悅安詳的心去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讓生命有尊嚴地離去,讓人生溫暖落幕。同時幫助家屬重塑心態,理性面對家人的離世,用愛與溫情陪伴親人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協會還創新關懷模式,借助網絡,通過“視頻云引導”,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提高臨終關懷服務的便捷性,更好適應個性化臨終關懷服務需求。
愛與陪伴是對臨終者最好的看護與關懷,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身體上照顧,更是精神層面的療愈和溫暖。當志愿者們以一顆純然利他、無私奉獻的心去陪伴關愛他人的時候,反饋給自己的是發自內心的感動、溫暖和幸福。越來越多的人因親歷目睹、切身感受到志愿者們無私純粹的愛與溫暖,而走進愛在始終團隊。
協會位于鷹潭貴溪市,目前已經協助湖南、福建組建了愛在始終志愿者服務團隊,彭瑛擔任名譽會長。團隊成員來自社會各界,發展到現在有1000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來源于被關懷者家屬,他們因親眼目睹,被愛在始終的愛與溫暖感動而加入,很多90后、00后通過網絡了解到愛在始終,也踴躍加入,希望能盡己之力為老人做點力所能及之事。
彭瑛多次應邀到省內外,先后在醫院、養老中心、街道、學校等各種場合,開展臨終關懷、生命教育、孝愛文化講座、培訓、宣講等活動100多場。協會還組建了愛在始終臨終關懷生命教育宣講志愿隊,制定了系統的臨終關懷教學課程,已經在江西、湖南、福建開展培訓,并面向全國進行復制。希望未來能培養出更多具有專業能力和水平的臨終關懷志愿者,廣泛、積極、多渠道地推廣孝愛文化、生命教育、臨終關懷教育,幫助更多人學會面對死亡和告別,提升生存質量,維護生命尊嚴,踐行孝愛文化,弘揚奉獻精神。
“天使敲門”巧匠殘疾人送技能服務下鄉入戶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簡介
2018年5月,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精心推出“天使敲門”巧匠殘疾人送技能服務下鄉入戶志愿服務項目,就近安排有技能特長的殘疾人進駐社區,充分借助文明實踐站資源優勢,為群眾特別是失能老人群體和殘疾人提供常態化便民服務和技能傳授,并與失能老人和重度殘疾人長期結對幫扶,開展上門服務。據了解,項目推出5年來,該中心共開展服務活動155次,招募志愿者1800多人,服務群眾20000余人,志愿服務總時長16807小時,受到群眾的廣泛贊譽。
歲月如歌,奏響公益樂章。46歲的渝水區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創始人符九芽自小不幸患小兒麻痹癥落下雙腳殘疾,只能靠雙拐艱難行走。禍不單行,5歲那年,他的父親不幸離世。面對命運的不公,他沒有自暴自棄,他自學家電、電腦維修技術,擁有了一技之長。23年來,符九芽堅持無償教殘疾人學習修理技術、義務為困難的殘疾人老年人維修家電,創建并帶領志愿團隊,用一技之長回饋社會、傳遞愛心,用愛帶領這些殘障人士走出家門,重新融入社會。
初心如炬,輝映道德力量。渝水區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結合街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承接居民家電維修、修鞋補衣、理發等服務,以公益+市場的模式,促進殘疾人家門口就業。三年前,渝水區城北街道里木塘社區17歲的男孩廖某,因為聽力障礙跟不上學校教學,只好輟學在家,導致性格孤僻自閉,與游戲、手機為伴。廖某的父親把他送到巧匠中心,希望孩子能夠學一技之長,將來能夠養活自己、立足社會。于是,服務團隊一邊給廖某培訓,一邊聯系社區做好就業幫扶工作。在服務團隊和社區的幫助下,廖某憑借所學技能,以社區為依托,漸漸在社區內外打響自己的維修招牌。對于如今的幸福生活,廖某逢人就夸:“是‘巧匠’改變了我的生活。”
五年來,巧匠志愿服務隊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堅持常態化開展社區、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定期走進社區鄉村,帶上服務工具、設備、零配件,送技能、送服務、送愛心到新余千家萬戶。看著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不少市民感慨地說:“殘疾人都想著為社會服務,我們健全人更應該向他們學習,為社會作奉獻!”巧匠中心的志愿者們與20戶重殘家庭結對子,予以長期幫扶,用無私的愛讓重殘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重殘退伍軍人柯某高位截癱20多年,獨自居住在盛德廉租房小區。結對以來,中心志愿者何流球、符九芽、金小華一直以來關心和照顧著柯某的居家生活。志愿者們定期上門給柯某理發,給予他陪伴和溫暖。在志愿者的照顧下,柯某家被收拾得干凈整潔。自從有了志愿者的關愛和陪伴,柯某的精神狀態日漸轉好。重拾生活信心的他常對符九芽說:“有‘巧匠’殘障兄弟們的多年照顧,我感恩活在這個好時代,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