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念善舉,一次出手相助,一種平凡的堅守,一份如山的諾言…,我們從普通人身上收獲感動,在平凡生活中感受榜樣力量。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引領身邊人,9月25日“江西好人故事會”走進東鄉區馬圩鎮港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營造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9月25日晚由省文明辦與江西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江西好人故事會”走進東鄉區馬圩鎮港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抗疫先鋒”魏樂琴,“江西好人”丁暉,“中國好人”李活英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限的操場上擠滿了觀眾,除了本村的村民,還有幾公里外周邊村莊的村民六百多名群眾早早地來到現場,等待等待聆聽這場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會。活動在歌伴舞《品質東鄉》中拉開帷幕。
好人開講
她是援鄂醫療護理隊隊員,也是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師;他是你身邊的志愿者,也是一名鄉鎮普通干部;她是放下4萬元錢就走的匿名捐贈人,也是走村串戶按斤論兩的破爛王;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與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他們背后的故事,卻讓人肅然起敬。
魏樂琴危難時刻,她主動請戰、勇于擔當、沖鋒在前,在她身上體現了救死扶傷的職業操守,體現了立志報國的家國情懷,體現了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
“武漢需要我們,我要去!”魏樂琴是東鄉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師,幾個月前,父親的意外離世給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疫情發生后,她收起悲痛的心情,把對父親的思念化為工作的動力,奔赴抗疫第一線,加入我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出征武漢。
“又是凌晨4點的班,雪后的武漢顯得格外冰冷,但阻擋不了我們奮戰的腳步……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們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那時,我要再來到這里,好好欣賞武漢的櫻花,看看繁華的武漢……”來到武漢后,魏樂琴只要有空,就會在日記本里記錄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帶著對抗疫勝利的期盼,她把方艙當成戰場,更當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好女兒’,辛苦了!”這是方艙醫院一位阿姨寫給魏樂琴的一張小紙條。短短的幾行字,讓魏樂琴熱淚盈眶。
丁暉他們熱情無私,他們真誠善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們有著共通的神奇密碼“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不論你是否接受過他們的幫助,請記住他們,他們是平凡英雄,你身邊的志愿者。
“一路走來,其中經歷了些什么苦,受了什么難,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品嘗過無助、孤寂、心力交瘁。但是當看到殘障孤兒駐足翹盼,飛奔過來抱住親吻著臉頰、含糊叫著爸爸的時候;當聽到圩上橋敬老院侯大爺說我們志愿者包的餃子是他這輩子吃得最好吃的水餃的時候,覺得這些苦,這些難值了……”談起這一路的經歷,丁暉這樣說到。2012年他發起成立了東鄉首家志愿者組織,利用業余時間做了一名志愿者、公益人。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并從長遠著想,將打造公信力作為志愿者隊伍的首要目標。他一邊開展公益活動,一邊實施規范化管理。在他的努力下,東鄉首個公益社會團體—撫州市東鄉區公益志愿者協會成立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松散到規范,從每年少數幾次志愿者活動到如今每星期都有計劃的公益活動,從10余人的散兵游勇到現在1100多人的和諧團隊。丁暉的愛人也來到活動現場,在采訪時深情的向他表白,并表示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跟隨他,一起走好以后的志愿之路。
李活英她回收的不是破爛,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她捐出的不是可以數得清的錢款,是一顆滾燙的心。她的樂觀、勤奮,善良讓艱難困苦變得有滋有味,她的凡人善舉帶來溫暖和希望。
“4萬塊錢在匯聚武漢的熱流中,是個小數目,但卻是我的一片心。我雖然讀書只讀到初一就回家帶妹妹,但雷鋒精神卻深深落在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她帶著村里一幫貧困戶收破爛,別人嫌這活臟,丟人,她說,我們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有啥丟人;國家給她家補貼,她說我不要;有人說她傻,她說我們自己有手有腳,為啥要國家的,那才丟人;疫情暴發后她想把自己的6萬8存款全捐了,后來算算還得留點錢做生意周轉,就背著丈夫捐了4萬給武漢,她叫李活英,一位靠收購、撿拾廢品為生的普通農婦。在現場她興奮的向大家報告了一個好消息,她多年的愿望即將實現,9月9號她在區委黨校參加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
訪談互動
“戰疫期間,有沒有些小插曲?”“志愿服務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家人知道你捐4萬塊錢,是什么反應啊?”……,通過訪談挖掘出那些背后的暖心細節,再現了抗疫先鋒和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帶領觀眾走近他們,感受他們閃光的心靈。
“不忘初心,下一句是什么?”“身邊好人有哪五類?”“臨川四夢是哪四部作品?”“中國戲曲的最高獎項是什么?”……
在演講、訪談展現好人事跡的同時,現場也通過簡單的有獎問答環節來提高大家的互動參與度,讓大家對“好人”有了更深的認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落地生根。
幫扶好人
宣講現場,樸實無華的語言,平凡感人的經歷,經久不息的掌聲,生動展示了“好人”的精神。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禮。當好人面臨困難同樣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幫助和幫扶,江西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現場幫扶讓感動延續
活動現場,江西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為“中國好人”王文德、“江西好人”鄧愛蘭、“江西省最美家庭”吳正香發放好人幫扶獎勵金。
富有地方特色的采茶戲讓現場觀看群眾過了戲癮的同時還領略了傳統文化,情景歌舞《幸福》是由本地村民親自演繹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日常家庭生活,讓大家感受家的溫暖親情的可貴。
大家聚精會神地聽著演講看著演出,時不時地大聲鼓掌喝彩。
每一件好事,都是一股文明力量;每一位好人,都是一顆文明種子。江西好人故事會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陣地作用,由群眾參與,以現場故事分享和訪談的形式傳播新時代好人精神。
不少觀眾點贊稱:“這些好人的故事就像一本本教科書,相比從媒體上看到的好人故事,這樣的親身講述更具感染力,不僅有“溫度”而且更顯“深度”,聽完他們的故事,心中充滿了正能量。”“聽了他們的感人故事,受益匪淺,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做一名有愛心的人,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身邊更多的人。”“好人故事講得就是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這么感人溫暖的活動送到了我們家門口了,特別開心。”
講好人事跡、述好人心聲、傳好人精神、樹好人榜樣、學好人做法。
江西志愿服務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專稿欄內的所有作品,包括標有“江西志愿服務網”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江西志愿服務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經本網授權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江西志愿服務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注明“來源:×××”(非江西志愿服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的新聞信息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不代表本網觀點,文責自負。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發布之后30日內同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